特朗普酝酿第二轮税改
千亿美元税收减少或引发政府债务危机
2018年07月04 21世纪经济报道
1.5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刚实施半年,当地时间6月29日,特朗普表示希望进行进一步税改,预计在10月或更早公布第二次税改方案,考虑将企业税从21%降至20%。
特朗普表示,将税率进一步下调1%,预计将使得政策实施之后的十年内税收总计减少1000亿美元。
相隔半年再次祭出共和党传统政策,特朗普的上述举措被认为更多是出于中期选举的考虑。而此次税改的范围也可能进一步扩大,早在今年3月,美国国家经济主管库德洛表示,第二轮改革的部分内容可能包括个人减税和其他条款。
在当日针对首轮1.5万亿美元税改的庆典演说上,特朗普表示,实施减税政策这6个月以来,超过600万美国工人已经获得奖金、加薪,为他们的退休金做出贡献。
税改提振经济数据
宣布税改2.0正值特朗普空前减税计划实施的半年之际,同时也是中期选举前的关键时刻。去年12月,特朗普政府推出大规模减税政策,将企业最高税率从35%降至21%。
从今年的选情来看,除了国会选举,今年的中期选举还将涉及36个州的州长和多个州的议会选举。市场普遍认为今年的选举意义重大,其结果不仅会影响到特朗普的总统权威,还将重塑美国未来多年的政治格局。
目前共和党依然掌控着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多数席位:在众议院的435个席位中,共和党占据了241席;在参议院的100个席位中,共和党占51席。如果总统特朗普和共和党领袖们想继续在国会推进他们的法案、确保由总统提名的官员获得通过,他们就必须设法保住两院多数党的地位。
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税改可谓是共和党的重大加分项。6月26日,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凯文·哈西(Kevin Hassett)表示,目前美国经济走势强劲,各项指标都恰如税改之前的预期。
6月29日,标准普尔把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预期上调0.5%,提高到了3.9%。
美国当前的总体失业率跌至18年来的最低点3.8%,非农就业人数5月增加了22.3万个岗位,好于预期。
美联储6月初发布的季度经济预测显示今年全年美国经济将增长 2.8%,略高于3月份预测的2.7%。6月1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处于“良好状态”。
消费者信心接近过去17年来的历史高位,5月份核心零售额连续第五个月上升。
税改法案也让美国制造业者受益明显,今年已增加115,000个就业岗位,95%的业者都对未来充满乐观情绪。
政府财政恶化
但二次减税的消息并未让大多数人满意。最大的质疑来自于减税带来的政府债务问题。
将税率进一步下调1%,预计将使得政策实施之后的十年内税收总计减少1000亿美元。而特朗普并没有说他们将采取何种措施来弥补如此巨大的新增税收缺口。首轮减税措施料将使得政府赤字在十年间增加1万亿美元。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6月27日发布的报告,目前美国国债占GDP比重为78%,2030年达100%,到2048年将翻倍占152%,超过1946年二战后的高峰106%,而特朗普的税改计划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美国联邦财政收入结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在财政收入中占53%,到2028年预计美国联邦政府将减少税收1.8万亿美元。而该减税法案要到2026年才到期。两党政策中心智库的经济政策主管Shai Akabas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极大地恶化了该国的长期财政状况。
报告显示,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债务前景给美国带来了巨大风险,也可能迫使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
为了弥补财政亏空,美国政府只能依赖于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据美国财政部1月3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预计2018年将举债9550亿美元,这是6年来最高的举债数额,较联邦政府去年5190亿美元的举债额大幅增加。
美联储前主席珍妮特·耶伦6月28日表示,特朗普的减税措施可能只会对美国生产率的增长带来微弱的提振。她还怀疑美联储是否会屈服于任何潜在的政治压力,帮助为减税导致的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融资。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也在6月初的演讲中表示,个人和企业减税1.5万亿美元以及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联邦支出增加3000亿美元,将让美联储各方面的工作更加困难。他更表示,虽然刺激措施会在今年和明年大幅影响经济,但到2020年经济增速可能急剧下降。
在特朗普的税改2.0外,共和党人还希望能够在12月提出一项旨在面向家庭和个人的永久减税方案。但根据国会完整议程,最高法院提名人选、开支立法已经填满了国会议程,今年国会或难以通过新的税改措施。
新闻点评:
去年的税改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强走势,但是此次第二轮税改还是需要三思后行。企业所得税降低可能会扩大美国的企业获利空间,提高在美投资的吸引力,获利增加,产生新的税收收入以弥补所得税降低的缺口,从而扩大政府收入,但是“扩大收入”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并且扩大的收入也不能保证在未来中长期可以弥补减税带来的损失。特朗普政府需谨慎考虑到税改背后可能引发的政府债务危机。税率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在某个点才能利益最大化。政府应该追求的是财政收入增加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双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武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