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评机构频提警讯 美国“官债”遇何问题?
来源: 日期:2011/06/24 浏览:2194次
      中新网6月16日电:台湾《工商时报》16日刊出社论说,近期三大国际信评机构纷纷对美国债务提出警讯,显见美国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大事。为何三大信评机构接续就美国债务问题提出警讯?为何债信违约后果如此严峻,美国国会却迟迟无法调升举债限额?深究其因,主要是美国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已由过去的循环性赤字转为结构性赤字。
      文章摘编如下:
      继6月2日国际信评机构穆迪(Moodys)对美国债信评等发出警讯,6月8日惠誉(Fitch)亦警告,倘若美国国会于期限内无法就调升举债上限达成有效进展,将把美国债务评等列入可能调降的观察名单。面对同样的担忧,标准普尔(S&P)已在4月18日将美国AAA级的长期主权债信展望由稳定调降至负向,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已成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件大事。
      根据美国财政部资料,美国公债余额于5月16日即触及国会所许可14.29兆美元的债务上限,进入所谓的债券停止发行期(Debt Issuance Suspension Period, DISP)。为维持联邦政府的顺利运行,美国财政部以各种紧急特别措施(extraordinary measures)维持政府正常运行,期限至8月2日。届时,若国会无法通过提升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将无法透过发债的方式筹措财源。易言之,在政府支出无法由税收金额支应的困境下,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显然地,一旦美国债信出现违约,结果将比2008~2009年的金融风暴更为惨烈,也是世界经济所无法承受的。然而,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公债殖利率并未上升,反而进一步下滑,显示市场尚未认为美国公债有违约的风险。但为何三大信评机构接续就美国债务问题提出警讯?为何债信违约后果如此严峻,美国国会却迟迟无法调升举债限额?深究其因,主要是美国日益严重的财政赤字,已由过去的循环性赤字转为结构性赤字。
      回顾历史,美国财政赤字早在1960年代即已存在,但大多时候皆仍在控制之中,并没有引发市场的过度担忧。质言之,过去的赤字问题主要是伴随景气循环的波动而起,随景气衰退时政府支出增加而上升,但在景气复苏时相应减低,属循环性的财政赤字。然当前财政赤字问题的急速恶化,虽部份是因金融风暴、企业税赋减少以及振兴经济大幅增加支出所致,但主要还是起因于税基与政府支出产生结构性的转变,导致政府的财政赤字由原本循环性赤字转为结构性的赤字问题。
      具体地说,受到2001年与2003年布什政府减税方案的影响,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税基产生结构性的缩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2001年后联邦与地方政府税收占GDP比即逐渐下滑,2005~2007年间虽有回升,但其后又因金融风暴致税收减少,占比从2007年的33.85%滑落至2009年的30.82%,明显不如2001年的34.28%,显示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税收在减税方案实施下产生结构性的改变。然而,美国政府支出却随着金融海啸后采行振兴方案而急剧上升,其占GDP比自2007年的36.59%攀升至2009年的43.49%,导致财政赤字创下历史新高达1.4兆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2.67%。
      但详究美国的财政支出,除金融海啸后的振兴方案外,政府结构性支出的增加亦为美国财政的重要问题。根据美国财政预算局今年初所公布的2011年预算书,2010年美国政府的法定支出(mandatory spending),也就是包含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与医疗补助(medicaid)等强制性的支出达GDP的13.2%,远高于国会可审核控制的全权预算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的9.3%,显示美国财政预算大多用于国内义务性的政府支出。而随着战后婴儿潮逐步迈向老年,未来美国医疗等相关社会支出成长速度将会加快,联邦政府法定支出将相应大幅上升,至2021年时将较2010年上升0.6百分点至13.8%。估计2050财政年度时,即使不计利息费用,联邦政府支出占GDP比将由2010年的22.5%提升至28.8%。依据过去50年美国政府平均每年税收约占GDP20%的历史经验,政府财政赤字约将成长至9%,凸显美国财政问题的严重。
      综合来说,美国财政收支已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使得财政赤字问题由原本单纯的循环性赤字转为难解的结构性赤字,而美国的债务也就因此日亦攀高,2010年时已占GDP之91%。倘若联邦政府无法从根本来调整财政结构、有效地降低财政赤字,则美国人民所要负担的债务只会有增无减,至2016年将达其GDP的112%。此一发展趋势,必将影响世界经济,自应加以重视。
      然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对于未来中长期的财政整顿计划、如何有效删减财政赤字有不同见解。民主党主张取消过去布什政府的减税方案,透过增加政府税收来减低赤字,进一步减轻美国的债务负担;共和党则希望以删减医疗方案缩减政府支出的方式进行。由于双方的歧见极大,加上2012年总统大选的政治操作,使得双方人马僵持不下。此外,美国ABC广播公司于4月19日所作的民调则显示,有高达78%的民众不愿意政府删减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代表在选战的考量之下,政府可能无法大力改革,这也是近期三大国际信评机构纷纷对美国债务提出警讯的原因。
 
      新闻点评:
      月初,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中的穆迪(Moodys)和惠誉(Fitch),继四月份标准普尔(S&P)下调美债评级后,不约而同地对美国国债发出警告。这一切,似乎在向人们释放着这样的一个信号,即美国政府可能也会像“欧猪五国”一样,将陷入财政危机,继而影响全球经济。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债券市场却依然平静。代表债权人信心的重要指标--债券利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而能由国会决定的国债余额上限也迟迟不见提高。这些迹象都表明,美国政府财政基本面没有大的问题,大幅举债只是为了要弥补庞大的结构性财政赤字。
      据报载,201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赤字高达1.4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高于之前的一系列预测。关于赤字的好坏,当然不能一言以概之。理论上讲,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状况;但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所愿。一般而言,在一定限度内的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超过一定界限,则对经济是不利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保有一定相对稳定数量的财政赤字,几十年的发展,虽然中间也出现过这些那些的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政府运行的还是非常平稳而良好的。但是2003年上届布什政府通过 “减税计划”之后,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而医疗改革的推行,又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支出,这一增一减改变了财政结构,挖开了财政资金的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又遇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于是,赤字开始大幅上升。为了挽救赤字,政府只能在债券市场上大肆发放国债,这就造成了目前美债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因此可以说,赤字并不可怕,令人恐惧的是不能控制的赤字。目前,美国遭遇的问题,是如同过去几十年中无数次经历过的一样的小风小浪,还是遇到了真正的财政危机,想必各方都有自己的考量。
      如何缓解赤字压力,无外乎有两点:一是征税,二是削减财政开支。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赤字的最终买单者还是广大的纳税人--要不就多缴税,要不就减少公共服务。目前,美国驴象两党对解决赤字各有想法。民主党人主张取消过去布什政府的减税方案,通过增加政府税收来减低赤字;而共和党则希望以删减医疗方案等行为缩减政府支出。最终,政策的决定取决于真知灼见的经济分析,也取决于利益团体间的斗争和协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江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