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品读(三百六十七)
来源:本站 日期:2025/06/23 浏览:16次

论文标题:Blockchain Adop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中文标题:区块链采用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原文来源:Ke Liao, Le Lin, Yukun Sun. 2025. Blockchain Adop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49: 107265.

供稿:黄祯羽

封面图片来源:Pexels


编者按:文章基于2018年以来中国省、市级政府错开采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年至2022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交叠DID研究设计,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的采用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采用能够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具体表现为应计质量和盈余信息披露得到改善,且在运营更加复杂、位于技术先进和市场导向制度环境中的公司,这种处理效果更为明显但对具有不同盈余管理激励的公司而言,这种效果是相似的采用区块链与较少错误相关的会计重述有关,与无错误相关的会计重述企业避税无关。此外,采用区块链还提高了股票流动性,减少了分析师预测的分散性,降低了权益资本成本。总体而言,文章的机制分析表明,采用区块链通过提高会计效率而非加强对潜在会计操纵的威慑来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一、研究背景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加密安全的数字分类账,其维护着一个不断增长的有序、不可变的交易记录列表(Yermack, 2017; Gietzmann and Grossetti, 2021)。区块链被誉为过去十年中最具颠覆性的创新之一,引起了学术界、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Wang and

Kogan, 2018; Austin and Williams, 2021; Gietzmann and Grossetti, 2021; Makarov and Schoar, 2022)。然而,证明区块链经济价值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Austin and Williams, 2021; Chen et al., 2024)。文章的研究重点在于探究区块链应用对中国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中国的某些省市政府已经实施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文章实证调查了中国地方政府自2018年以来错开采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以下简称区块链发票)是否会影响其管辖下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

理论研究表明,区块链可以显著提高交易效率,阻止潜在的欺诈行为(Ainsworth and Shact, 2016; Cai, 2021; Gietzmann and Grossetti, 2021; Xu and Zou, 2021)。然而,区块链发票采用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仍未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在中国,发票是至关重要的会计凭证,采用区块链发票可通过提供不变的交易记录来潜在地克服数据篡改和意外损坏等问题(Catalini & Gans, 2020)。与以前税务系统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同,区块链发票具有去中心化、多方协同维护数据及近乎实时同步的特性,能够实现可追溯性、可验证性和可搜索性。

一方面,由于区块链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共享分类账,能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种自动化系统带来的透明数字记录,能以较低的验证成本提高发票流程效率,使税务机关和交易公司共同受益。另一方面,采用区块链发票可以加强对会计不当行为和操纵行为的威慑。各方共享区块链分类账提高了透明度,可以更有效地发现收入/费用时间的不一致,限制公司通过权责发生制进行跨期收入转移等操纵的能力(Randolph et al., 2005; Roychowdhury, 2006; Hoglund & Sundvik, 2019)。因此,文章假设地方政府采用区块链发票将通过提高会计效率或加强对不当行为的威慑等机制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虽然区块链发票有望通过提高会计效率和遏制欺诈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但其在实践中的影响可能有限,主要原因如下:2001年以来,加密增值税作为金税二期和三期的一部分,在中国已实现计算机化;区块链技术的潜在优势取决于它的广泛采用(建立一个可扩展的生态系统),缺乏全面采用可能会削弱其实际效果,然而,截至2023年底,36个省市中只有6个采用了区块链发票,这可能不足以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潜力;互操作性、数据安全、隐私问题、对劳动力培训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等系列实际问题,使实施过程进一步复杂化。尽管存在上述潜在的限制,在中国不同地区交错实施区块链发票,仍为文章的实证检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利用在这6个地区交错实施区块链发票的自然实验,文章利用2016年至2022年的上市公司样本进行DID分析,实证检验区块链发票的采用是否会影响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深圳的一家餐厅于2018810日开出了第一张区块链发票,标志着中国发票系统开始采用区块链,在这一初步实施滞后,6个地区(4个省和2个直辖市)的政府采用了区块链发票(如表1所示)。文章将位于这些地区内(外)的公司定义为处理(控制)组;为了研究区块链发票采用的影响,文章引入了一个虚拟变量BLKC,表示处理组在其对应区域采用区块链发票后值为1。文章的基线固定效应模型显示,BLKC与各种应计质量和盈余信息度量呈正相关。具体而言,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采用了区块链发票的处理组公司具有显著降低的可支配性应计利润绝对值absDA和显著增加的盈余反应系数,这共同表明采用区块链发票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文章使用了倾向得分匹配(PSM)样本和熵平衡(EB)样本进行DID分析,结果均支持了研究假设。

1 政府采用区块链发票的时间

image.png

从提高效率方面来看,文章预计处理效果将集中在业务更多样化和更复杂的公司内,因为其效率收益将从技术创新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此外,效率增强假设应该在技术和制度环境较好的样本中观察到更显著的影响。从威慑增强方面来看,文章预计在盈利操纵激励更强的企业中,处理效果将更加明显;而由于会计操纵往往在不利的环境制度中更频繁地发生,如果威慑强化机制驱动了主要结果,则应该在制度环境较弱公司的子样本中观察到更明显的处理效果。

文章的实证检验表明,对于运营更复杂的公司和那些位于技术先进和市场导向环境中的公司,处理效果更为明显;但对具有不同盈余管理激励的公司,处理效果相似。采用区块链与较少的错误相关会计重述有关,但与非错误相关的会计重述或公司避税无关,这与采用区块链能提高效率的假设一致。这些结果意味着采用区块链通过提高会计效率而不是增强对潜在会计操纵的威慑来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此外,文章发现采用区块链发票与增加股票流动性、提高分析师预测公式和降低股权成本有关,这进一步支持了采用区块链技术的实际经济效益。

文章的研究在如下几个方面为文献做出了贡献:首先,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提出并在理论上探讨了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分类账技术(DLT)在会计中的潜在应用(Yermack, 2017; Wang and Kogan, 2018; Carlin, 2019; Austin and Williams, 2021; Cai, 2021; Gietzmann and Grossetti, 2021; Kokina et al., 2021; Søgaard, 2021; Ioannou and Demirel, 2022),但少有研究对其经济效益和成本进行实证检验。Chen et al.,2024)认为,由于透明度的提高,区块链技术发行的ABS收益率息差下降。文章的研究通过提供证据来证明,政府主导的基于区块链的税收系统技术创新如何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

其次,文章丰富了信息技术在税收执法中角色创新的相关文献(Hanlon et al., 2014; Pomeranz, 2015; Fan et al., 2018; Mascagni et al. 2021; Xiao and Shao, 2020; Bellon et al., 2022; Okunogbe and Pouliquen, 2022)。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手抄发票和电子税务申报的数字化,其通过提高税务记录的准确性、减少差异(Mascagni et al., 2021)、降低合规成本(Bellon et al., 2022; Okunogbe and Pouliquen, 2022)和减少信息不对称(Xiao and Shao, 2020)等途径来加强税收执法。而文章的研究探讨了区块链和去中心化账本技术在税收系统中的实施,扩展了理论预测(Desai et al., 2007)和经验证据(Hanlon et al.. 2014),即税务机关为企业内部提供了一种监督机制,且税务机关改进的税务执法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

最后,文章的研究提供了证据表明,中国政府通过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来更新其金融基础设施,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政策意义。与完全由私人实体开发的区块链应用相比,政府参与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助于大规模实施,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私营实体和政府的合作可以为区块链标准化协议的建立做出贡献,促进区块链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这种互操作性可以实现跨多个区块链平台的数据进行无缝交换和交易。此外,政府的参与还有助于通过建立立法和监管规则来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中国政府提出建设区块链网络,其作为关键金融基础设施,对于降低中小企业的应用成本有着附加好处。综上所述,文章的研究证据表明,由政府主导的税收系统技术创新不仅有利于企业(提高其财务报告质量),而且对整个市场也有积极的影响(如改善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这一研究结论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评估成本和收益,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假说提出与理论分析

(一)中国税收执法中的信息系统

发票是中国企业经营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部分,政府使用这些发票来加强税收征管,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监督发票的印刷和发放。所有企业都必须使用合法的、政府规定的表格向客户开具发票,无论是开给客户还是从供应商处收到的发票,都是交易的重要记录,是报税和扣税的必要条件。

1994年以来,中国经历了金税项目(CTAIS)的三个阶段,旨在加强征收和执法,其可能通过增加收入使政府受益(Fan et al., 2018)。金税三期20132月在5个省份启动,于201610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对其他政府机构(如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进行整合,这种整合使税务机关能够收集有关销售、采购、资本支出、工资和社会保障支付的全面商业活动数据,从而加强执法并遏制避税行为(Xiao and Shao, 2020)。

(二)去中心化账本技术和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

最近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了公共和私营部门对重塑未来业务转型的兴趣。例如,安永(Ernst & Young)发布了第三代安永区块链分析仪和协调器,提供了导入记录、将链下记录与链上交易进行协调、跟踪钱包余额等功能。与此同时,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平台京东已经与客户在区块链开放平台上合作,开发简化操作流程的应用程序,包括电子发票的可追溯系统。在政府方面,亚利桑那州和特拉华州的地方政府已经使用区块链进行财产登记和记录保存(Chen et al., 2024)。在中国,随着最高领导强调加快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创新驱动产业发展7个地税局启动了新一轮的税务信息系统创新。自20188月深圳开出第一张区块链发票以来,已有7个区政府(见表1)开展了区块链发票试点。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与传统的电子发票系统尽管在功能上有一些重叠,但在如下几个方面仍然存在差异:第一,虽然传统的电子发票系统能够在公司和税务机关之间自动传输账单信息,提供诸如降低管理和合规成本等好处(Bellon et al., 2022),但它们仍然容易受到人为错误、欺诈和故意篡改的影响。相比之下,区块链在分布式账本上以相互同意的单一事实记录数字交易,确保在没有适当的文档或相互协议的情况下,不能对仅追加数据库上的记录进行更改。

第二,传统的电子发票可以无限复制和打印,从而导致重复使用等问题。相比之下,区块链发票保证了每张发票的唯一性,因为所有相关方共享同一个账本,这使得以低成本轻松及时地验证交易数据成为可能。总的来说,这两个特征有助于生成防篡改的交易数据,即这些数据是不可破坏和可审计的,并取代容易受到人为错误或故意不当行为影响的传统工作流程,从而阻止故意的财务欺诈(Bellon et al., 2022)。

第三,在当前发票计算机化的趋势下,政府优先考虑监控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以确保合规性,但这往往会增加企业的行政负担(Sogaard, 2021)。相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与中国政府发起的金税项目下引入的传统电子发票系统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其分散性。金税项目旨在打击欺诈和假冒,从而加强税收征管(如Fan et al., 2018; Xiao and Shao, 2020),在这一传统制度中,政府在制度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来自政府实体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腾讯与深圳市政府合作,使用区块链技术,将发票发行整合到其广泛使用的微信支付程序中。京东还与中国电子通用发票服务的先锋(政府所有的Ele-Cloud)合作,推出基于区块链的VAT(增值税)发票计划,该合作解决了以下系列问题:伪造VAT发票、重复使用发票进行报销、税务机关在管理税源方面的挑战以及与开具、邮寄和处理发票相关的高费用等(Yan et al., 2020)。此外,中国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银联开发了区块链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多方数据维护和近实时同步等机制,以确保区块链发票的可追溯性、可验证性、可信度和可搜索性。这些合作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改善税务执法,其还彻底改变了发票流程,为所有相关方带来利益。通过使发票流程自动化并提供透明的数字记录,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提高了效率,这凸显了区块链技术在改变传统业务流程和提高公共和私营部门效率方面的潜力。

由政府主导的区块链项目,利用经过许可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不同于比特币等传统无需许可的系统——由于其假名设计,无许可区块链带来了与税务合规、反洗钱和金融犯罪相关的监管挑战(Makarov and Schoar, 2022)。在一个被许可的区块链中,被授权的参与者可以执行特定的功能,如读取、访问和写入区块链上的信息,而中央机构则保持访问控制。正如Gietzmann and Grossetti2021)认为,在一个被许可的DLT中,中央机构有责任确保网络中的参与者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这使得获得许可的DLT可以继承无许可区块链的优点,同时避免其缺点。如Chen et al.,2024)表明,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人可以通过利用许可的区块链来记录有关基础资产的信息,从而潜在地降低信息验证成本。综上所述,被许可的基础设施具有降低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潜力,同时避免了无许可系统的高额费用。

一个潜在的担忧是,政府参与区块链系统可能会破坏使区块链具有价值的去中心化性质。然而,在中国区块链发票的背景下,这种担忧不太可能出现。虽然政府的介入是存在的,但这并不会破环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本质。相反,它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方法,在确保监管合规性和促进公私合作的同时,利用去中心化的好处,加速区块链应用的创新。

(三)研究假设

区块链技术在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信度方面提供了几个优势:首先,通过数字签名、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其允许多个利益相关者参与,消除了对单一第三方的需求;其次,信息存储在安全的、只能追加的链块中,使得数据几乎不可能被修改。这解决了传统业务流程中的重大问题(Ioannou and Demirel, 2022)。

在中国,发票是用于销售、采购、财务报告和税务目的的重要会计凭证,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发票流程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去中心化和透明的分类账系统。传统上,这一过程包括供应商向客户开具发票,双方的会计人员记录交易,并在申请减税之前与税务机关核实,数据流往往不透明,容易出现欺诈性数据篡改或意外损坏等风险。而去中心化和透明的账本可以潜在地克服这些挑战,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变性。

与以前的税务系统信息技术应用不同,区块链发票系统是分散和协作的,其支持多方数据维护和近实时同步,实现可追溯性、可验证性和可搜索性。该系统使业务流程自动化,并提供透明的数字记录,以较低的验证成本减少效率低下的情况(Catalini and Gans, 2020)。政府和私营部门公司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强税收征管,还可以通过提高发票流程的效率使所有相关方受益。

虽然从分散的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中获得的效率收益将使税务机关和交易公司共同受益,但重要的是要检查这种收益是否可以提高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考虑到开票过程涉及销售、采购、财务报告和税务申报功能,文章有理由期望这种效率收益可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其原因有二:首先,区块链通过在共享账本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消除了对单一第三方的依赖。例如,当供应商和客户共同维护区块链上的共享分类账时,由于交易需要在客户的分类账中进行验证,因此将消除输入错误,这就提高了财务报告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文章预计采用区块链发票的地方政府将看到由于会计效率改善而提高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其次,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可以通过阻止操纵行为和加强对不当行为的威慑,对财务报告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企业使用跨期收入转移来操纵应计收益,其目的是改变报告的收益(Randolph et al., 2005; Roychowdhury, 2006; Ho glund and Sundvik, 2019),区块链发票可能会使这种时间调整变得不可行,从而阻止这种形式的操纵。此外,区块链分类账由客户、供应商、税务机关和其他各方共享,记录交易细节(如日期、价格和金额数量),这种增强的透明度可以更有效地发现不一致的收入或费用时间,从而限制了公司在不同时期转移收入的能力。公司必须在开具发票时输入带有时间戳的交易数据块,这一自动化流程记录了防篡改、不可破坏的交易数据,不能被秘密更改或损坏。数据的防篡改性取代了受人为错误或故意不当行为影响的传统工作流程,从而加强了对潜在会计不当行为的威慑。通过使数据更改可检测到,区块链发票使伪造变得更加困难。综上所述,文章预计政府采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将通过加强对不当行为的威慑来提高其管辖范围内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

然而,由于以下原因,采用区块链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可能很小(如果有的话):首先,自2001年以来,在金税二期和三期中国的加密VAT已经计算机化”(Fan et al., 2018; Xiao and Shao, 2020) ,通过增加伪造发票的难度,改善了税务执法。因此,以往的数字化已经通过提高发票伪造难度和降低数据输入成本和交易对账问题来加强税收执法,采用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所带来的额外好处可能微乎其微。

其次,区块链的广泛采用对于分散账本技术形成可扩展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和使用网络, 去中心化账本技术的价值也会增加(Cai, 2021; Cong et al, 2021)。随着更广泛的采用,网络将包括更多的节点,这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弹性和去中心化,从而使实现可扩展性成为可能。因此,区块链要成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产生真正的影响,可扩展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截至2023年底,36个省市中只有6个采用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鉴于采用率较低,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网络可能效率低下且易受攻击,这反过来又可能对其效率效应和威慑效应构成挑战。

最后,如互操作性问题、数据安全、隐私问题以及对劳动力培训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等实际障碍,为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如Bohme et al., 2015; Christidis and Devetsikiotis, 2016)。例如,不同地区政府采用的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协议和标准,使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复杂化。同时,企业层面实施该系统可能需要额外的劳动力培训和基础设施投资,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成本。

综上所述,效率提高和威慑加强假设表明,区块链的采用可能对公司报告质量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其他三个因素指向了潜在的零效应。因此,区块链的应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公司会计职能在实证上仍然是未知的。因此,文章假设如下: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采用区块链发票后,其财务报告质量没有显著变化。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和样本

2018810日深圳发行中国第一章区块链发票以来,截至2023年底,已有6个人地区政府(包括4个省和2个直辖市)采用区块链发票。文章对中国36个地区税务机关的官方网站进行了人工搜索,其中包括中国大陆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5个国规单列市,该搜索旨在确定每个地区的税务机关是否以及何时在其管辖范围内实施区块链发票。文章在36个地区税务局的网站上手工搜索区块链发票,以确定区块链发票在每个地区采用的确切日期,为了避免潜在的遗漏,在搜索时还会加上关键词区块链发票和每个地区的名称。

文章的初始样本包括2016年至2022年间中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同时排除了金融业、财务困境下、数据不足以及在样本期间跨地区改变总部的公司的观察值。最终,得到了23734个公司年度观察值的样本,用于DID分析。其他变量来自CSMARCNRDS数据库,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以避免异常值对实证结果产生影响。

(二)实证模型

文章采用交叠DID来检验采用区块链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实证模型设计如下:

image.png

遵循以有文献(如Ahmed et al., 2020; Hope et al., 2013; Krishnan et al., 2011; Zhang, 2019),并通过以下修改的Jones1991)模型得出的未签名可支配应计利润来代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使用下列模型对每年每个行业进行回归,其中应计利润(Accrualt)为特殊项目的收益减去滞后总资产按比例缩放的经营性现金流量,ATt1为滞后总资产;Salet是滞后总资产按比例缩放的应收账款从t1年到t年的净销售额变化;pet是滞后总资产按比例缩放的物业、厂房和设备总额。

image.png

从上述模型中取残差的绝对值,以获得财务报告质量的主要代理变量absDA;解释变量BLKCit表示,当公司i位于省级或市级政府在第t年年底前采用区块链发票至少6个月的地区时设为1;由于模型中同时包含了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BLKCit系数(β1)反映了采用区块链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平均处理效应,在全部样本、PSM样本、和EB样本上运行基准模型,负β1表明区块链采用会减少可自由支配应计金额,从而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资产回报率(ROA)、财务杠杆(LEV)、市净率(MTB)、产权性质(SOE)、控股权规模(CTLSHR)、管理层持股(MGTSHR)和审计质量(BIG4),根据Hribar and Nichols2007)的研究,还控制了经营波动性指标σCFOσREVσCFOt4t期间计算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除以滞后总资产的标准差,而σREVt4t期间的现金基础收入。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2中的面板A展示了描述性统计,全部样本公司的绝对可自由支配应计利润的平均值为其总资产的5.5%BLKC的平均值为0.178,表明17.8%的公司年度观察结果受到处理效应的影响;此外,公司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3.1%,总资产均值为51亿元,资产负债率均值为42.3%,市净率均值为2.384,公司年度观察值中有4.9%是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25.7%是国有企业,控股股东平均拥有32.8%的流通股,而管理团队平均持有7.7%的流通股。表2 中的面板B展示了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矩阵,文章的描述性统计与以往文献中的描述性统计数据相似,表明文章样本的偏差不大。

2 描述性统计

image.png

(二)基准回归结果

3列示了全部样本DID分析的基准结果,首先,通过修正Jones1991模型得出的可自由支配应计利润的绝对值absDA来代理财务报告质量;第(1)列中只控制了公司和年度固定效应;第(2)中,参照以往文献增加了对公司特征(包括规模、杠杆、盈利能力、估值和公司治理变量)的控制;第(3)列中,进一步纳入了对经营波动率的控制,以解释在使用未签名的可自由支配应计项目作为解释变量时产生的潜在偏差,由于控制了经营波动率,数据可用性使样本量从23734下降到了17438

BLKC的系数在三列中均为负且显著,这表明地方政府采用区块链发票显著降低了当地企业的可自由支配应计利润的规模,结果拒绝了假设H1,表明区块链的采用提高了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3 基准回归结果

image.png

(三)平行趋势检验

如果冲击本身(即地方政府采用区块链发票的决定)对当地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是内生的,那么文章试图建立地区采用区块链发票与公司财务报告质量改善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会失败。虽然企业不太可能选择是否受到这一冲击,因为它们的位置早已确定,但政府仍有可能决定在其税收系统中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以解决当地企业较差的财务报告质量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的结果可能反映了区块链采用以前时期的高可自由支配应计利润的逆转,这在文献中已被广泛研究(Zang, 2012),而不是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进行了平行趋势分析和安慰剂测试。

首先,参照文献中的标准方法进行平行趋势分析(如Gong et al, 2022; Chen et al., 2023)。 具体来说,基线模型中使用BLKCt而不是原始的BLKCBLKCt被定义为处理指标和多年份指标变量的相互作用项,下标t表示相对于区块链采用的年数。如果公司是经过处理的公司,并且年份是(t < 0)区块链采用之前的-t年或(t > 0)区块链采用之后的+t年,则BLKCt的值为1。例如,如果ABC公司的总部位于2018年采用区块链发票的地区,那么对于2016年(2019年)从ABC公司得出的公司年度观察结果,BLKC-2BLKC1)的值将为1。使用BLKCt而不是BLCK使我们能够评估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处理前的结果趋势是否相似。图1绘制了每个相互作用项的估计系数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如图1所示,在采用前(t=3至-1),BLKCt上的系数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采用后(t=13),BLKCt上的系数均为负,且BLKC1BLKC2上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结果表明,在区块链采用之前,处理组公司相比于对照组公司并没有更高的财务报告质量,这验证了文章中DID模型的平行趋势假设。

image.png

1 平行趋势检验

接着,文章通过随机分配处理公司的伪采用年和重新编码BLKC进行安慰剂测试,具体表现为,使用随机分配采用年份的伪BLKC重复表3面板A分析1000次,这提供了1000个伪DID估计结果(BLKC系数)。如果任何未观察到的随机因素,驱动政府决定采用区块链发票,从而驱动文章的研究结果,则应该观察以实际系数为中心的伪DID估计值的分布。然而,图2显示absDA回归的伪DID估计量的分布以零为中心,即来自1000个重复的估计量的平均值等于0,产生的t统计量为-1.203,未能拒绝原假设,这与表3面板A中基准分析的实际系数估计值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观察到的影响是由采用区块链而不是随机因素造成的。

image.png


2 安慰剂测试

(四)基于PSM样本和熵平衡样本的分析

首先,文章在PSM样本上复制基准回归,Baker et al.,2022)认为,如果处理效果存在异质性,交叠DID估计可能存在偏差。文章遵循其建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围绕某一特定事件的干净2×2”数据集(vs后,处理vs对照),然后将这些“2×2”数据集叠加在一起,形成PSM样本。具体而言,在构建PSM样本时,如果公司总部位于政府在其样本期间采用区块链发票的七个地区之一时,将其分类为已处理公司;为了估计倾向得分,研究使用logit模型,在该模型中根据一组控制变量和行业固定效应,对公司在明年接受处理的概率进行回归。每年在一个横截面样本上运行logit模型,该样本由即将接受处理的公司(即将在次年接受处理的公司)和未使用的控制公司(即在之前的横截面logit回归中未与任何其他接受处理的公司匹配的控制公司)组成。控制公司池由位于其他30个省市的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在2023年底之前尚未采用区块链发票。

image.png


将每个处理过的公司与一个倾向得分最接近的控制公司(11匹配)进行匹配,然后将匹配的控制公司从控制公司池中删除,以进行潜在的未来匹配(不替换)。对于每一对成功匹配的公司,使用其所有可获得的公司年度观察,获得一个PSM样本,在整个样本期间具有稳定的处理控制关系。PSM样本由9026个稳定年观测数据组成。

研究的倾向得分匹配是在公司层横截面上进行的,没有替代,这表明处理过的公司与从未处理过的控制公司相匹配。因此,来自PSM样本的交叠DID估计器不太可能受到异质处理效果的偏倚。表4的第(1)列展示了基于PSM样本的DID分析结果,BLKC的系数显著为负,证明区块链的采用能够提高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

4 稳健性检验(替换PSM样本和EB样本)

image.png

接下来,在观察到区块链发票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之前,需要解决潜在的时间滞后问题。为此,研究排除了采用年份的公司年观察结果,并在完整和PSM样本上复制了基线模型,结果显示在表4的(2)和(3)列中,BLKC的系数显著为负,文章的推论保持不变。

最后,采用熵平衡方法(Hainmueller, 2012; Laurion, 2020; Chen et al, 2024)在回归中进一步确保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平衡,研究通过调整观察值权重,以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所有变量的第一(均值)、第二(方差)和第三(偏度)时刻达到平衡,从而产生EB样本,该样本由17021个公司年观察值组成。在EB样本上重复上述基线模型,结果显示在表4的第(4)栏中,BLKC的系数依旧显著为负,结果也没有发生变化。

(五)财务报告质量的替代代理

在本节中,研究测试了采用区块链发票对替代财务报告质量指标的影响。首先,继Lennox et al.,2016)之后,通过从Dechow and Dichev2002)模型得出的指标替代财务报告质量,文章用过去、当前和未来的经营性现金流来估计营运资金的变化。具体来说,每年在各行业中,运行以下横截面模型来获得每个公司年的残差:

image.png

由于残差代表了应计项目如何反映过去、当前和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误差,残差更小或波动性较小表明财务报告质量较好。为了衡量这一点,研究分别将|uacc|σ(uacc)定义为绝对值以及公司级残差的滚动3年标准差。

不再使用absDA作为因变量,而是将剩余uacc,it的幅度(|uacc|)和波动性(σ(uacc))合并在基线模型中,以代理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质量。表5的面板A给出了结果。|uacc|σ(uacc)均与BLKC呈负相关,其中σ(uacc)的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地方政府采用区块链发票导致更小的(t = -1.04)和更小波动性的(t = -2.52)应计估算误差,表明企业财务报告质量有所提高。

其次,文章还对盈余反应系数(ERC)模型进行了检验,以探讨其处理效果,具体做法是将收益公告日期前后的累积异常收益对标准化的意外收益进行回归。如果区块链发票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那么被处理的公司在采用后期间将有更高的盈余反应系数。参照Guan et al.,2016)的研究,使用时间窗口[1,1][2,2]来计算年度收益公告日期(CAR[1,1]CAR[2,2])前后的累积异常收益。此外,将标准化的意外收益(UE)定义为实际的年度净收入减去预期的净收入,用会计年度末的股权市值进行缩放,文章使用该公司最新可获得的12个月(TTM)净收入来代替预期净收入。表5的面板B给出了结果,交互项(UE×BLKC)上的系数捕获了区块链采用对公司ERC的增量效应,除列(2)外,所有列的UE×BLKC均显著为正,t统计量也在1.742.16之间。这些结果表明,采用区块链发票会带来更有信息量的公司收益,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5 稳健性检验(替换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变量)

image.png

五、进一步分析

(一)横截面分析:企业复杂性

如果效率增强假设成立,文章预计处理效果将集中在运营更复杂的企业中,因为其将从技术创新中获得更大的效率收益,研究使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复杂性。

首先,与以往的研究一致(Dhaliwal et al, 2016; Patatoukas, 2012; Zhang et al, 2020),通过计算对主要客户的销售(或从主要供应商购买)相对于公司总交易的比例来衡量供应链集中度。客户和供应商范围更广的公司往往对这种供应链集中度的测量较低,这表明运营更复杂。虚拟变量SSC表示一个集中的供应链(意味着更简单的业务操作)。如果公司对前5大客户的销售和从前5大供应商的采购的平均比例在最高区间内,则将其设置为1(否则为零),值为1表明供应链集中度高(业务复杂性低)。使用这一指标,根据公司的供应链集中度来检验采用区块链发票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不同影响,结果如表6面板A列(1)、(2)所示。

其次,从事关联方交易的企业经营更为复杂,因为这些交易往往涉及多方业务,需要在簿记和财务报告过程中付出更多努力(Kohlbeck and Mayhew, 2017)。同样,将RPT定义为一个虚拟变量,如果公司的关联方销售或采购相对于最高级别的总收入较高,则等于1(否则为零),值为1表明关联方交易强度较高。根据公司的关联方强度测试区块链发票采用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异质影响,横断面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表6面板A的列(3)、(4)中。

6 异质性检验(企业复杂性)

image.png

SUEST检验表明,两个亚组之间的BLKC系数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供应链集中度和关联方交易强度的p值分别为0.0140.012。这些系数的差异相当于样本企业absDA标准差的12.6%14.3%,表明具有经济意义。上述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采用区块链后财务报告质量的改善对于本质上具有复杂业务结构的公司更为明显,这与在效率增强假设下的预测一致。

(二)横截面分析:技术和制度环境

本小节通过对位于不同技术和制度环境中的企业的子样本进行横断面分析,进一步理清了效率提升假说和威慑强化假说。

采用区块链改善会计效率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取决于是否具备支持性的技术和制度环境。如果效率提升假设成立,那么位于更好的技术和制度环境的公司子样本中将有更显著的影响。相反,如果是威慑强化机制驱动了主要结果,应该在制度环境较弱的公司子样本中观察到更明显的处理效果,因为在不利的制度环境中,会计操纵往往会更频繁地发生。

为了探讨区块链采用的影响在技术和制度背景下的差异,研究采用区域手机普及率或地方大学提交的区域数字经济相关专利作为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代理。参照Wang et al.,2021)设计的既定中国省份市场化指数,这个用于捕捉制度差异的年度更新指数在文献中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如Chen et al, 2020; Ren et al, 2022)。表6的面板B的(1)、(2)列表明,区块链的采用显著影响公司财务报告质量,且主要是在手机普及率较高(Tech = 1)的地区;结果(3)、(4)列表明,区块链的采用主要在大学申请数字经济学相关专利(专利= 1)较多的地区显著影响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同时,列(5)、(6)显示,地方政府采取更多市场驱动方法的地区,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影响(初始值= 1)。此外,SUEST检验显示,这些子组之间的BLCK系数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240.0020.074)。研究还计算了这些差异相对于样本公司的绝对可支配应计利润(absDA)的幅度,最后一行显示的结果表明,差异相当于样本企业absDA标准差的8. 8%15.4%,具有经济意义。这些结果表明,具有技术性支持和市场导向制度背景的公司采用区块链带来的优势更为显著,这进一步支持了效率提升假设。

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的实施面临着几个挑战,包括互操作性问题、安全问题和大量投资要求,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的技术环境在克服这些障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发达的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可靠的互联网连接、云计算资源、安全的数据存储设施,是区块链网络无缝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无障碍的技术基础设施确保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参与,促进了财务报告系统内有效的数据交换和验证。

另一个潜在的担忧是,政府参与区块链系统可能会引入集中化,对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构成挑战。然而,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更加市场化的制度环境,即政府专注于标准制定,而将实施工作留给市场参与者,可以减轻与政府干预相关的潜在弊端。法律确定性和信任是支持性市场和制度环境的关键要素,可以培养对区块链财务报告应用程序的信心,这样的环境鼓励与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准确性和效率目标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块链应用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取决于技术基础设施和制度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确保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创造有利的市场制度环境,利益相关者可以为区块链改革财务报告铺平道路,使其更加高效、透明和可靠。

(三)横截面分析:盈余管理激励机制

关于威慑强化假设,文章预计处理效果将集中在操纵盈余动机更强的公司。研究使用了公司盈余管理激励的常用代理,如管理层股权激励和企业产权性质。如果采用区块链发票通过阻止盈余操纵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文章预计在操纵动机较高的公司中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首先,已有文献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增加了盈余管理(如Zhang et al., 2022),而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较少(Ding et al., 2007; Chen et al., 2011; Dong et al., 2020)。 研究根据:①公司是否有出色的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EI)和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SOE)对整个样本进行了以下横断面分析。表6的面板C给出了结果,采用区块链对可自由支配应计金额的影响在各组之间没有变化,这表明文章的基准结果不太可能受到威慑强化渠道的驱动。

(四)区块链会计重述的采用

区块链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机制也可能表现在交易层面,由于区块链分类账上记录的交易不变性和共享性,交易级效率可以得到提高。例如,当供应商开具发票时,即使不能消除输入错误,也可以将其最小化,因为交易需要在客户的分类账上进行验证。在传统的发票系统中,税务机关需要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记录进行核对,而这些记录很容易被双方操纵和出错。而有了区块链,这些错误会大幅减少,从而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会计重述是财务报告质量的事后衡量标准,研究将会计重述分为与错误相关的重述和其他(与错误无关的)重述。表7显示,与控制公司相比,经过处理的公司发布与错误相关重述的可能性略低;但与控制公司相比,发布其他重述的可能性没有显著差异。这一发现意味着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更有可能是由通过减少错误(效率增强假设)来提高效率所驱动的,而不是由阻止操纵(威慑加强假设)所驱动的。

7 异质性检验(会计重述)

image.png

(五)区块链采用公司避税

文章的基本结果也有以下解释,即区块链只对税务机关有利,而对交易公司无利。由于税务机关通过区块链获得效率收益,他们可以将内部资源重新分配到税收的其他方面,这可能会增加对纳税人公司的审查,如果这一分析成立,则企业避税的减少将被观察到为一阶效应。参照Chen et al.,20212022)之后,研究使用DETR(企业有效税率与适用法定税率之差)来衡量企业避税。表8的估计表明,采用区块链发票与企业所得税避税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这表明文章的主要结果不太可能是由税务机关内部资源转移所驱动的。

8 异质性检验(公司避税)


image.png

(六)实际效应:股票流动性、分析师预测和资金成本

财务报告质量在塑造企业信息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orton et al., 2013; Roychowdhury et al., 2019),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减少信息不对称(Healy and Wahlen, 1999; Lambert et al., 2007; Schoenfeld, 2017),提高了信息中介的效率(Healy and Wahlen, 1999; Lobo et al., 2012; Demmer et al., 2019; Choi et al., 2020),从而降低了资本成本(Healy and Palepu, 2001; Verrecchia, 2001; Beyer et al., 2010; Roychowdhury et al., 2019)。本小节文章研究了区块链发票采用对金融市场的实际影响。

研究关注了三个经济后果指标:股票流动性、分析师预测的离散度和公司的资金成本。首先,在Amihud2002)的基础上构建股票非流动性测度(ILLIQ),较低的ILLIQ表明股票更具流动性。其次,计算每个公司在t年的分析师预测离散度(dispersion),具体计算为分析师对tEPS预测的标准差除以t年底的股价。对于每个公司年度,需要至少三位分析师在公布年度收益日期之前的12个月内提供EPS预测。最后,采用改进的PEG模型(Easton, 2004)来估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RE)。

文章用一个模型来估计这些经济后果指标,该模型既包括自变量(BLKC),也包括可自由支配的应计指标(absDA)。表9表明,可自由支配权应计度量(absDA)的系数与先前的研究一致,而利息变量BLKC的系数在非流动性模型中为负(t统计量为-4.08),在分析师预测离散模型中为负(t统计量为-1.81),在权益资本成本模型中为负(t统计量为-2.84)。

9 进一步分析(对金融市场的实际效果)

image.png

综上所述,文章的实证检验表明,采用区块链发票导致的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在金融市场上具有切实的经济后果,包括增加股票流动性,减少分析师预测的分散性,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六、区块链应用中的技术考虑

为了获得更深入的理解,探索区块链应用的技术方面也至关重要。本节探讨了三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第一,政府参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性质的兼容性;第二,在被许可的区块链内达成共识和分配权限背后的机制;第三,区块链上的透明度倡议。

为了阐明上述技术,文章从各种来源收集了信息:(1)联系地区税务机关,向政府机构咨询技术细节;(2)审查IEEE标准(由腾讯等科技公司与中国公安部等政府机构联合开发);(3)审查设计和运营这些系统的企业提交的区块链发票相关专利;(4)纳入这些企业披露的其他公开信息。

(一)政府在去中心化系统中的作用

围绕政府参与区块链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它是否会损害区块链价值背后的去中心化。例如,Sogaard2021)提出了一个支持区块链的增值税结算平台,丹麦政府当局作为验证者,引发了人们对政府参与区块链去中心化性质的兼容性的担忧。然而,文章的研究表明,政府参与可以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性质兼容,因为中国政府(包括其税务机关),根据公开可获得的信息而并不直接参与区块链内的交易验证或共识机制。具体来说,中国的科技公司(如腾讯)和政府实体(如中国公安部)已经联合制定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平台的国际标准,该标准概述了设计此类平台的多层框架,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其基础是区块链平台层,负责管理区块链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和节点管理。监管和管理功能,如批准节点和监控系统,分别在用户层处理,主要由税务机关等政府实体使用,这种责任分离允许政府在不直接参与去中心化共识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监督。上述框架表明,政府参与可以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本质共存。

(二)共识机制和权限管理

许可区块链在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运行,其中每个节点的角色都是明确定义和形式化的(Gietzmann and Grosetti, 2021),这种结构对于发票开具和增值税结算等应用特别有效(Sogaard, 2021)。许可区块链采用不同的共识机制来平衡安全性、效率和可扩展性,Sogaard2021)提出了一种权威证明(PoA)算法,其中预先批准的验证器以降低分散性为代价加快了共识过程。根据对中国税务机关的调查,实用拜占庭容错(PBFT)算法是中国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的主要共识协议,其使用多轮投票,即使在存在错误或恶意参与者的情况下,也能确保节点之间的协议。在Renetal2020)的设计中,发票只有在经过指定数量的节点验证后才会被记录。与PoA相比,PBFT由于其更广泛的节点参与而被认为更加分散,从而减少了单个参与者的影响并增强了对拜占庭故障的容错性。

为了确保只有授权实体才能访问网络及其数据并与之交互,中国采用了一种分离集中式和分散式组件的系统架构。例如,在Zang et al.,2020)提出的设计中,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中每个节点的角色都被明确定义,集中式组件管理网络访问权限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税务机关批准税务登记,而分散的ber节点处理电子发票数据处理。这些去中心化的节点负责加密和安全存储发票信息,通过智能合约促进点对点验证,并确保交易的不变性。重要的是,这种架构可以防止税务机关(以及任何其他单个节点或小组节点)在发行过程中直接修改发票信息,从而增强对审查的抵抗力。

至于谁将成为这些区块链系统中的共识节点,研究观察表明,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激励驱动的。作为共识节点可能会给这些实体带来额外的成本,需要额外的计算资源。这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营利性组织只有在能够内部化外部性并支付服务成本的情况下,才会提供公共品。例如,在供应链背景下,lyengar et al.,2023)预测,除非采用成本得到补贴,否则区块链采用不会出现均衡。

在无许可区块链中,挖矿奖励激励节点执行验证服务。在使用BFT(拜占庭容错)协议的许可区块链中,不诚实节点的策略行为可能导致节点从不提交新消息的僵局平衡(Halaburda et al., 2021),因此,激励机制也必须被构建到协议设计中。Halaburda et al.,2021)认为, 在BFT协议下,只有当成功达成共识的回报显著超过错误决策的惩罚时,共识均衡才存在。

总体而言,通过利用PBFT这样的共识机制来平衡效率和安全性,将中心化组件与负责数据处理和验证的去中心化节点分离,并在经济上激励京东等实体的参与,中国的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增强了其可靠性,并形成了一个鼓励在发票中采用区块链技术的竞争格局。

 

(三)透明度问题

理论上来说,区块链技术有利于提高商业运营的透明度和保护隐私。在应用中,区块链技术的透明度涉及两个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区块链通过去中心化存储确保交易记录的完整性和不变性,从而增强数据可靠性(Gietzmann and Grossetti, 2021),这种提高的透明度减少了商业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如Chen et al., 2023)。然而,这种新兴技术固有的复杂性,以及它的多种技术途径,可能对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Austin and Williams, 2021),其可能会造成新型的信息不对称。

区块链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度。例如,Chen et al.,2024)观察到,由于透明度提高,采用区块链技术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ABS)的收益率息差下降。一个实际的例子是京东的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详细介绍了他们的“2020区块链技术实践白皮书。该系统整合了订单、物流、财务、开票等数据,增强了业务运营的透明度,这种全面的数据集成,使企业能够无缝整合采购、财务、报销、财务记账等系统,打造更加透明、互联的商业生态系统。例如,链接订单和发票数据可以即时验证交易,降低欺诈风险,提高业务效率。此外,将物流信息整合到区块链中提供了清晰的货物运动视图,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Iyengar et al., 2023,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这种广泛的数据存储库可能为税务机关提供全面的、防篡改的税务相关大数据,这有可能促进有效的税务审计(Xiao and Shao, 2020)。

除了单纯的数据透明度之外,机制本身的透明度也至关重要。如前两小节所述,专利申请和公共信息揭示了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的技术细节,如节点角色、治理结构和共识算法。在广州和福建设计和运营区块链发票系统的Foresee Technology Co. Ltd.,Pang and Guo, 202 1)等实体对Hyperledger等开源平台的使用也促进了技术透明度。

数据透明不应以牺牲隐私为代价,在提高透明度的同时,也必须解决隐私保护问题。区块链技术在不公开公司专有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加密实现透明度。例如,京东概述了一种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的解决方案,每个公司只能查看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从而确保发票信息的隐私性和安全性。此外,Pang and Guo2021)的专利概述了一种由特定算法随机生成公司私钥的方法,进一步保护了区块链上企业数据的隐私性。Cao et al.,2020)提出了一种基于Pedersen承诺的算法,该算法可以在不公开披露的情况下实现区块链上数据和信息的透明度,使审计员能够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时审计公司信息。

虽然额外的信息,如不同省份和直辖市区块链电子发票应用程序的变化,将丰富研究的经验测试并加强文章的结论,但在访问详细的政府或运营数据方面仍面临限制。例如,我们无法知道实体成为共识节点所需的实际资格,这个限制在研究中代表了一个潜在的警告。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文章还是利用各种可靠来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政府披露和回应、国际标准、已公布的专利和电子发票运营商的网站。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显示,区块链发票的应用正在认真并系统地实施。

七、研究结论

区块链技术正被应用于电子发票,彻底改变了交易验证、发票开具和付款的方式。在2018年以来中国省级和市级政府错开采用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的背景下,文章通过研究区块链技术对权责发生制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表明,这种应用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质量。基于DID研究设计,研究记录了省市级政府在采用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后,处理公司的可支配应计利润绝对值显著下降;对运营更复杂的公司和那些位于技术先进和市场导向的制度环境中的公司而言,这种处理效果更为明显;但对具有不同盈余管理激励的公司来说,这种效果是相似的;采用区块链与较少错误相关的会计重述有关,但与无错误相关的会计重述和企业避税无关;此外,采用区块链还提高了股票流动性,减少了分析师预测的分散性,降低了权益资本的成本。总体而言,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区块链通过提高会计效率而不是加强对潜在会计操纵的威慑来提高公司财务报告质量。

中国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发票系统是中国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京东、腾讯和银联等科技巨头已经与政府机构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的采用,他们不断在发票系统中引入新的区块链应用程序,这些系统对税收征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和财务记账(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都至关重要。鉴于中国政府通过在商业中推广区块链技术,来实现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文章的研究证据表明,在企业层面和市场层面实施这些应用都能带来切实的好处。这意味着政府主导的技术创新已经较为成功地克服了广泛采用区块链所固有的挑战,包括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数据安全和隐私、劳动力培训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大量成本等问题。文章的研究发现,在拥有先进技术基础设施和更加市场化制度环境的地区,处理效果更为明显,这表明确保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有利的市场环境可以促进区块链对财务报告的变革性影响,使其更高效、透明、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研究不仅阐明了区块链技术的潜力,而且还提供了关键的见解,可以帮助全球的政策制定者评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些应用的成本效益。但由于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导致其金融科技模式可能与其他国家不同(Goldstein, Jiang and Karolyi, 2019),因此,尽管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区块链能够带来一定益处,但中国高度集中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具体背景可能并不直接适用于所有国家或市场。

 

Abstract We study the impact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on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staggered implementation of blockchain-based e-invoice systems by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in China since 2018.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with a sample of listed firms in China from 2016 to 2022, we find that the accrual quality and earnings informativeness improve post-adoption. This treatment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with more complex operations and those located in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and market-oriented environments, but is similar across firms with varying earnings management incentives. Blockchain ado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fewer error-related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but not with non-errorrelated restatements or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Furthermore, blockchain ado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tock liquidity, improved analyst forecast consensus, and lower cost of equity.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lockchain adoption improves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by enhancing accounting function efficiency rather than deterring potential manipulations.

原文地址:https://doi.org/10.1016/j.jaccpubpol.2024.10726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