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来源:北方网
本报上海10月28日电记者刘建上海今天召开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暨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成立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发布了《上海市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宣布成立上海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表示,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为核心,着力点是政府行为的规范、透明、高效。要突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法治环境最好的行政区之一。
韩正指出,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为抓手推进依法行政取得重要进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依法行政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万余字的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的6个基本要求,明确了8个方面的37项主要任务。据上海市法制办副主任刘平介绍,规划的核心是“四个坚持”:第一,坚持“规范”。既要求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观念和能力,也要求健全制度和程序,促使政府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规划提出要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以及行政收费管理等3部政府规章,规范政府共同行政行为,并建立通过媒体回应社情民意的机制,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第二,坚持“创新”。强调政府应当积极破除影响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制度来规范和引导的情况下,要积极推动新制度的出台;在现有制度规范与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的情况下,要通过评估和清理机制,对滞后的制度规范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第三,坚持“效能”。建立健全促进及时执法和有效执法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解决执法不作为和迟作为的问题。同时按照“职能最相近、处置最有利”的原则,建立健全指定管辖和协议管辖机制,解决部门或者地区执法推诿扯皮的问题;第四,坚持“参与”。要求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制度,并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对意见采纳情况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建立民意测评机制,定期开展行风政风测评,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政府的渠道。
新闻点评:政府绩效评价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导向功能,我国现行的政府绩效考评制度是“官评官”的模式,主要是由上级政府考核评价下级政府,或政府部门间相互考核评价。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等改革热潮,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开始试验“民评官”模式,如2004年,甘肃省政府将评价工作委托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创了我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
由民间组织主导组织的政府绩效评价被定义为第三方。上海刚发布的依法行政“十二五”规划里,也明确提出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包括由第三方制定方进行组织、进行数据处理、公布评价结果,保证评议结果的公正、客观。由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让政府部门更加明确自身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这无疑会提高政府服务管理水平。国外的经验证明,政府绩效管理对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改进政府工作、建立公正透明的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第三方评价政府,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做到结果的独立、公正、客观,这涉及到评价报告中调查问卷的下发、量化处理、专家对指标体系的评价打分等环节。政府绩效考评,必须立足于提高政府公信力、财政透明度,创新评价机制,独立评价政府公共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郑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