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与政府管理研究院日前首次发布《2011年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市的政府效率在31个省市当中排第三。
本报记者发现,政府效率共有四个一级指标,北京在政府公共服务、居民经济福利两大方面都排第二,上海在这两项上位居第一。
此外,政府效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排名前10的省市的GDP总量也在全国各省份中靠前。
■名词解释
政府效率 即公共管理绩效,指政府从事公共管理过程中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资源实现政府最优产出,达到预定行政目标的水平和能力。
为了测量政府效率,该报告设计了一套指标体系,由政府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政府规模、居民经济福利4个因素及其子因素组成。
整体特点
经济实力强政府效率高
按照排名由高到低,政府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阶梯形分布趋势。
政府效率是政府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是政府配置生产资源、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因此强大的经济支撑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政府效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GDP总量靠前的省市,其政府效率也靠前,例如江苏、上海、北京、山东等省市。
聚焦北京
报告指出,北京政府效率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三,处于领先位置,这得益于北京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投入,以及学校、医院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此外,北京在城市基础设施、居民经济福利等方面都做得不错,排名位居前列。
政府公共服务
文教争脸 北京是个优等生
在政府公共服务方面,北京是个优等生。政府公共服务包括科教文卫、公共安全、气象服务、社会保障四大方面。北京在这项“考卷”中拿了一个第一,一个第三,其他两项分别为第11和第30。
参加本次课题报告任务的北师大管理学院博士唐天伟表示,北京有最好的大学,有最多的211大学,还有80多所中学,其教育质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
在公共安全上,北京位居第30。唐天伟表示,公共安全服务包括事故发生了、事故人均损失、刑事立案数量等指标,北京的交通压力大,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一点就可以把排名拉向后面好几位。
政府公共物品
城市“硬件”领先 拥堵和房价有压力
政府公共物品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燃气普及率、公交车人均拥有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硬件”,北京拿了个第一。
以2008年为例,为了迎接奥运会,北京增加绿色植被,修建公共厕所,公交车也增加了好几百辆。此后,北京仍十分重视城市基础建设,所以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唐天伟也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交通拥堵压力以及房价压力,使得社会基础设施排名相对靠后。
政府规模
驻京办影响政府效率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各个地方都有北京的相关办事处或者是相关行政部门,加上一些民间的组织,使得在北京的政府规模相当大。
居民经济福利
人均GDP已步入“富国俱乐部”
2010年北京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照国际标准来说,已经步入了“富国俱乐部”的行列。
此外,北京居民生活用于吃喝方面的支出比例要低于外地,有了更多的经济基础来进行文体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专家支持
北师大管理学院院长 唐任伍
北师大管理学院博士 唐天伟
文/记者 兰艺云 成怀喜
新闻点评:学界一直在探讨有关政府治理水平的问题。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发布的《2011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该报告从政府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政府规模、居民经济福利等四个一级指标入手,测量并分析了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政府效率,结果显示,政府效率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正相关性。
在探讨政府效率之前,首先应界定政府的职能边界。如果政府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存在着越位、缺位,没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直接影响政府效率的提升。所以应从政府职能边界的界定入手,加快政府会计的改革进程,并致力于构建统一的政府会计框架体系,为评价并提升政府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其次,提升政府效率还需要创新政府治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探索市场式政府、参与式政府、弹性化政府等政府治理模式,从完善政府治理模式,提升政府治理水平,更好地发挥政府会计在公共受托责任披露方面的作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郑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