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4年省级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全部公开
来源: 日期:2013/04/30 浏览:613次

2013042817:19  来源:中国政府网

转自:http://news.sina.com.cn/o/2013-04-28/171926981131.shtml

新华社合肥428日电(记者 张紫赟)安徽今年42家省政府部门、单位将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明年该省省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全部公开。这是记者日前从安徽省财政厅获得的消息。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介绍说,目前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就安徽省而言,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未来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不太可能。因此,在财政增收趋缓而刚性支出增加的形势下,政府必须首先过紧日子。

  据了解,今年,安徽42家省政府部门、单位将依法合规、积极稳妥、及时准确地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其余的省直预算单位也将按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2014年该省实现省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全部公开,以提高预算信息透明度,促进财政财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

  目前,安徽省省直单位接待经费管理办法已经出台,完善了公务用车管理制度,并将出国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规定用途来使用、压缩与公开“三公”经费,做到“能不花的钱不花,能少花的钱少花”,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新闻点评:

自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支出以来,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都公开了“三公”支出。我国在“三公”公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相关地思考:如何看待目前的“三公”公开情况?怎样进一步推进“三公”公开?

首先,公开质量比态度更重要,从目前看,“三公要公开”已经成为从政府到公众的普遍共识,公开透明的时代潮流已经势不可挡。一直以来,信息公开的内容太粗太模糊太难懂,这要求我们在“细”字上下了一些功夫,公开内容“具体详细、明白易懂”的目标推进。其次,公开亟需制度动力,公开不能成为一时之“秀”,就需要在制度层面提供常态动力。从近年的公开情况看,可以从两方面制度入手:一是操作规范。最起码应公开什么内容,支出项目细化到什么程度,形成一套统一公开 “标准答案”。二是问责机制。这要求尽快出台相关公示制度和配套法规,执行相关奖惩制度,严格按公开“时间表”办事,从制度上倒逼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主动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陈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