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公开细化的窗纸必须捅破
来源: 日期:2013/05/13 浏览:530次

2013年05月08日 16:20:08来源: 羊城晚报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509/c1003-21421497.html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公开质疑白云区同和街道办2011年公务接待费109万如何被“吃”掉一事继续发酵,该街道办继6日回应称误将会议费等算入公务接待费、实为32万元之后,昨日又称其中包含治安联防员、城管协管员等参与各类专项行动及节日加班餐费,并称今年将把公务接待费压缩到28万之内。

    广州11个区、县级市选择上月最后一个工作日集体晒“三公”账本,被指有意回避公众监督,韩志鹏的持续“开炮”更引发舆论的关注。同和街道办回应是否可以确信?而若情况属实,一个街道办一年公务接待费支出实为32万元是否合理?同时被质疑的从化市良口和鳌头两个贫困镇公务接待费分别超百万元的真相如何?都有待求证。可以说,没有更多细节的披露及具权威性的说法提出之前,一家之言尚不足以消除疑窦。

    就同和街道办而言,即便有“公布的公务接待费较大主要是存在账务处理的差异”等说法,显然也不足以自证清白。退一步讲,倘若果真如此而造成“误读”,也证明“三公”经费使用及账务管理弹性大、公开不规范以及预算和执行监督缺位。而且,完全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政协委员提出质疑,此次广州区、县级市“三公”公开也必然只是走过场,最终波澜不惊。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媒体披露的“内幕”称镇街一级的“三公”费用开销比例基本没有强制要求,自主权较大。尤其是,公务接待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有镇街内部不成文的“规定”,譬如“不点茅台而可喝轩尼诗”等等。由此,不仅为镇街“三公”开销及“账务处理”留下游移的空间,有效的监督也无从谈起。

    与以往公众及舆论对国家、省、市级“三公”经费公开连番质疑一样,此次对广州市所属区、县级市“三公”经费公开的质疑,起因不仅是“三个镇街接待费与港府旗鼓相当”,其所涉关键还在于“三公”经费的公开没有细化的问题。正因如此,“纳税人的钱是怎样被吃掉的”自然就成为公众对于“三公”经费支出的不解之问及质疑的强音。毫无疑义,基于社会对于“三公”经费支出的特别关注,无论哪一级政府机关,也无论“三公”经费支出多少,不公开必遭质疑,而公开不细化也一样逃避不了质疑。

    近年各级政府机关“三公”公开已迈出可喜的一步,但普遍依然停留于“粗线条”的层面上,社会呼声甚高的账目细化的这道“坎”依然没有逾越,公众的质疑与不满因此难以消除。此次广州区、县级市“三公”公开又成话题,不过是公众及舆论意见的再次表达而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其实,“三公”经费公开需要破解的问题已经很清楚。除了“三公”公开制度化、明确时间表以确保及时公开之外,仍须要捅破的一张窗纸就是公开细化。较之前者,“三公”公开细化更是考验政府胆量与诚意的试金石。如香港公款接待明确规定消费标准、陪客人数,且还要求附上餐费清单,公开任由公众查询。这一做法毫无难度,只是政府敢不敢借鉴的问题。

“三公”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应有之举,而其意义不仅在于让纳税人知道来自公共财政的“三公”开支情况,更在于为社会监督提供条件,以消除慷公帑之慨、大吃大喝等不正之风。这点各级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三公”公开始终遮遮掩掩,只有几个大数字,而且还滞后公开,政府的诚意就永远经不起推敲,公众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也永不休止。

点评:

中央各部门及部分省级部门积极公布本部门的“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的行为值得肯定,但“三公经费”公开还不够彻底,不够细化。多数部门只公开了预算和决算,至于钱怎么花的,花哪儿去了,合不合理,公众根本不清楚。

公开不是目的,目的是强化监督,要是公众都看不懂,监督更是谈不上的。所以“三公经费”公开必须要更细化,建立“三公”经费使用的“明白账”。建立“三公”经费使用的“明白账”,第一要细,即“三公”经费预算总额是多少,各开支项目有哪些,每项允许使用的资金数目是多少等必须依法加以明确,只有“三公”经费所涉项目做到尽可能细化了,乱花钱的弹性空间才有可能被压缩到最小;第二要明,即要加快制定政府“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对外公开的刚性制度,要让政府“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细化到每一笔,方便每个公民查询,让社会对政府“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有充分的监督机会;第三要俗,即政府“三公”经费使用的细化规定和对外公开的情况要尽量通俗易懂,要让具有大众化知识水平的人都有看的懂、读的明,切忌使用一些太过于专业的术语,让大家看起来如读“天书”一般晦涩难懂。

只有三公经费公开更加细化,才能提高公共财政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法治政府、廉政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唐婧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