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让公帑花得明白 用得其所
来源: 日期:2014/07/04 浏览:508次
时间:2014年07月03日 08:47:01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肃整改审计查出问题,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决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
  会议指出,按照宪法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一环,是规范权力运行和反腐败的利器。日前,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布。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一要不折不扣坚决严肃整改。二要通过整改促进稳增长、调结构。三要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克服屡审屡犯的“牛皮癣”。
  李克强要求,对于审计出的问题,不仅要列出整改的“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逐个“对账销号”,更要建立起整改的长效机制。要从制度上杜绝问题一再发生,不能让政府失信于民。要发挥审计惩防腐败的“侦察兵”作用,要让挤占挪用或套取财政资金、权钱交易、决策不当和违规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等违规违纪、失职渎职行为受到严厉惩处,让公帑花得明白、用得其所、造福人民。
  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此次会议重在通过改革建立公开透明的财政结算体系,防范审计查出问题的再次发生。审计署特约审计员王雍君认为:这次审计报告披露的问题反映了财政制度上的缺陷,正是因为这些制度缺陷,才给行政部门各种违规创造了机会。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全面深化改革的焦点是制度改革。最基本的是财政制度,重点是预算制度,而预算制度的重点是预算程序的完善。只有预算程序相对完善,纳税人的钱袋子才会比较安全,才会最大限度地杜绝违规和腐败机会。
  目前预算程序最大的缺陷是预算准备阶段和审查阶段很多工作不到位。预算准备阶段最根本的问题是,预算编制的充分理由没有融入到预算过程中,也就是说各部门在没有明确规划的情况下就已经安排了预算。每个部门分配很多钱,却没有明确钱用来干什么。
  “所以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一个信号,就是中国必须加大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力度,重心是加大预算制度建设,而预算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改进预算程序,预算程序改革的焦点是预算准备过程和预算审查,人大在审查预算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王雍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加强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审计暴露的问题,可以寻找今后如何完善支出、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财税改革。今后我国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做文章,要在制度优化上做文章,不能等问题出现了再处理。深化财税改革核心的作用是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预算管理方面建立长效机制。盘活存量的核心问题是要使我们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有效衔接。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办法在预算执行上让钱到位,要通过深化预算执行的改革来盘活存量。而优化增量就是要在预算编制的时候想好增量使用的方向对不对。
  
 
新闻点评:
      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一方面暴露出了各中央部门执行预算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即许多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预算执行问题几乎每年都出现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进行制度的变革。制度的变革不仅包括财政制度上的变革,还应当包括对审计结果处理的制度的完善。
      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中央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不能仅凭国家审计的力量达成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要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前提就是要给予公众充分的信息,能使公众清晰地知道钱花到哪里以及要实现的目标。如何更好地传递给公众可靠和相关的政府财务信息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方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