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79个部门全面公开“三公”经费预算
来源: 日期:2015/05/07 浏览:567次
2015年05月04日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宜昌5月4日电(记者梁建强)湖北省宜昌市市直79个部门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等预算,接受各界监督。宜昌市财政局4日通报,目前这79个部门均已在中国宜昌门户网站对所属部门的预算进行了公开。
  据宜昌市财政局介绍,在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会批准本年度部门预算后,市财政和各预算公开主体就着手进行相关工作,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经批复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的要求,市直除涉密部门外,所有部门均统一时间、统一地址、统一格式、统一内容及时进行公开。
  记者查询看到,宜昌市2015年市直部门预算公开以部门收支预算总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统计表作为基本格式。部门预算公开具体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部分,“三公”经费支出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公务用车购置费。其中,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信息,按照适用的预算科目列示到了“款”或“项”级科目。从公开的数据来看,2015年“三公”经费总量与2014年相比进一步下降。
  为了保证公开信息的可读性,宜昌市各部门还对单位职责、机构设置、工作目标及任务、数据增减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了解释。
 
新闻点评:
      近年来,由于公费旅游、公车消费等滥用“三公”经费的不良行为屡屡曝光,政府的钱究竟怎么花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诟病。此次宜昌市直部门公开的2015年预算,是全面公开“三公”经费的正面代表。作为该市连续第二年全面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其公开时间比去年提前了1个月。公开的数据显示2015年市直部门“三公”经费总量进一步下降。
      关于“三公”经费的预算,其实无论增减,重要的在于透明度。政府应当将经费信息真正暴露在阳光下,要能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要让老百姓真正参与进来,了解每一笔资金花在哪里、怎么花的。不管公开还是监督,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供给与反馈,更体现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因此,政府全面透明的公开财务信息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余岱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