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率偏低,仅为47.28%”、“部分预算追加未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金额7321万元”、“原区科学技术局违反规定将项目资金批给不符合条件的企业72万元”……日前,惠城区审计局公布了《关于2014年度惠城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惠城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不过也审计出不少问题。
根据《报告》,2014年惠城区公共财政实力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去年该区公共财政收入499762万元,增幅11.28%,这对该区来说是不小的进步。不过,每到公布审计结果的时候,大众关注焦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财政预算支出上,尤其是涉及到“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方面。
根据《报告》,惠城区接受审计的有19个区部门,这些部门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总额447.48万元,比2013年减少441.96万元,下降49.96%.
南都记者对数据梳理发现,这些部门的公务招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会议费、公车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会议费支出综合下降度最大,支出总额83.44万元,比2013年减少251.55万元,下降75%;而公务招待费支出总额113万元,下降58%;公车运行维护费支出总额247.22万元,下降10.57%;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总额3.82万元,下降56.34%.
问题1 部分预算资金下达滞后近一年
《报告》提到,2014年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较好地保障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规范的问题。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其中在区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方面,审计部门在对区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等19个区部门2014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时发现,这些部门均未单独批复“三公经费”的预算,区财政局批复给该19个部门2014年度部门预算中,有14个部门《2014年部门单位预算人员及日常办公支出计划表》的“办公经费”项目下的“招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项目没有具体金额。
在预算资金下达时,部分预算资金下达滞后,247笔预算资金实际下达时间超过相对应预算资金文件发文时间180天,时间最长的为356天,涉及预算资金6873万元。也就是说,至少有247笔预算资金延迟下达超过半年时间。
问题2 7321万元预算追加未提请人大审批
按照政策,预算资金在执行阶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请人大审批追加,而在此次审计中,预算追加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据《报告》,区财政局于2014年12月17日向区七届人大常委会作《关于调整2014年财政预算收支安排使用情况的报告》,涉及2014年调整预算金额16805万元,包括一般预算追加16029万元、基金预算追加776万元,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但审计部门在对照财政指标管理系统时发现,2014年财政追加的预算指标中,仍有一般预算追加指标7270万元、基金预算追加指标51万元共计7321万元,未纳入上述2014年度预算调整报告,未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预算追加未经人大审查和批准,而基金预算执行却令人尴尬。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率偏低,仅为47.28%,2014年底基金预算结余高达2.80亿元,预算执行进度偏慢,《报告》明确指出,“年终结余过大,不利于财政资金发挥使用效益。”
根据《报告》,与基金预算类似,据不完全统计,28382万元财政资金沉淀在财政专户,造成财政资金无法发挥使用效益,违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问题3 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涉嫌侵吞公款58万余元
关于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审计方面,也审计出不少问题。其中,审计发现,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涉嫌侵吞公款58.59万元,相关原始资料和数据灭失。
《报告》提到,区行政中心一号楼、三号楼的饭堂消费系统数据显示,2009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饭堂充值收入共448.40万元,但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账面反映区行政中心一号楼、三号楼饭堂相对应期间的充值收入共389.81万元,差额58.59万元。
审计期间,该局饭堂主管张某已主动退回资金51.41万元,存入该局银行账户。不过,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造成会计资料灭失,区行政中心一号楼饭堂于2015年1月更换饭堂消费系统,该饭堂原来的消费系统所在的电脑的CPU、硬盘、内存条均已丢失,且未能提供备份数据,导致饭堂充值、消费等业务数据灭失。
问题4 多部门违反规定使用资金
在对区直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务收支审计梳理时,南都记者发现多个部门对资金使用有违规情况。
《报告》对这些部门都进行了点名。其中,江北街道、桥东街道分别滞留社区建设资金3万元、5万元。区农业局将名镇名村示范村奖补专项资金21万元拨付给小金口街道柏岗小学,用于该小学跑道建设工程,不符合名镇名村示范村奖补专项资金的规定用途。区人社局及下属单位部分专项资金结转两年及以上仍未使用完毕,涉及7项专项资金214万元。而原区科学技术局违反规定将项目资金批给不符合条件的企业72万元,一是惠州市源茵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双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均以虚假财务资料申报领取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各30万元;二是惠州市远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不符合条件申报领取2014年度惠城区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12万元,且申报材料不齐全。
此外,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财政局违规发放退休人员计划生育奖励金6.34万元,区财政局违规发放干部职工个人住院医疗补助1.56万元,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下属文化馆违规发放公职人员加班补贴、劳务费22万元。
另外,三个单位经济业务支出未取得合规的原始凭证,金额3974.44万元,包括区教育局款项支出未取得合规的原始凭证3568万元,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款项支出未取得合规的原始凭证3.44万元,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中心饭堂支出未取得合规的原始凭证403万元。
问题5 慈善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涉及到慈善捐款支出、福彩基金支出等,审计报告中重点提到“结余太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报告》称,截至2014年8月31日,区慈善总会“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累计收到捐款3444.77万元,捐赠资金已使用1014.26万元,占29.44%,累计结余高达2430.51万元,占70.56%,资金结余过大、使用效率不高,不利于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2015年区财政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预算支出1169.03万元,其中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406.55万元,占全年支出的34.78%,不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各级彩票公益要按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定。
新闻点评:
“三公经费” 是财政预算支出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内容。在2011年国务院要求公开之前,“三公经费” 一直以其“神秘面纱”成为一些官员们名正言顺的“合法腐败”地带。然而,随着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相继晒出“三公”账单,并接受公开监督,“三公经费”不断压缩。一方面为政府省下了真金白银,改善了干部作风和形象;另一方面,省下来的钱又能用到民生事业上,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真正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
“三公”经费的下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建设廉洁政府的希望,而要进一步控制“三公”消费,应当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主观上,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思想上克制官员们的“三公”消费。客观上,相关政府部门的问责与大众的监督形成合力,以实际行动约束官员们的“三公”消费。
此外,《报告》显示,财政预算的执行过程亦存在不少问题:资金下达滞后、追加缺乏审批、人员侵吞公款、违规使用资金、慈善资金结余。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切实规范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反馈的整个过程,以促进预算执行的科学合理、透明高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