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之后,PPP发展将有哪些新风向
来源: 日期:2017/11/20 浏览:490次
来源:中国财经报发布时间:2017-11-10
 
  作为PPP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11月1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
  从重量到重质的转变,“10%”红线硬性约束的强化,不规范项目的集中清理,奖补力度的适当加大……一个个热门话题引人探寻:十九大之后,PPP的发展将迎来哪些新风向?
  抓规范、严监管、控风险成主基调
  会上,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作了题为《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奋发开创PPP改革事业新局面》的发言。
  史耀斌在发言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要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按照十九大整体部署精神和要求,提高规矩意识,维护市场秩序,强化管理,严控风险,保证PPP改革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严守底线,狠抓规范管理。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防止将商业项目和纯工程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坚决剔除不规范项目。规范项目开发,不触底线、不碰红线,做真PPP项目。创新管理方式,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二是细化措施,严格风险控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防止风险不合理转移。加强财政支出责任监测,严守财政支出10%的“红线”。控制实体企业融资杠杆倍数,严防表外业务风险。加强部门监管协同联控,预防金融财政风险。
  三是把住关口,系统优化管理。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市场创新。把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关,抓好公开公平采购,防止歧视和垄断。严格合同管理,规范绩效付费。鼓励融资创新,提高项目的可融性,降低融资成本。
  四是用好新科技,提升透明度建设。用好“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信息对称管理。细化披露标准,统一披露内容,用好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
  五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完善按效付费机制,优化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对无运营内容、无绩效考核机制、社会资本不实际承担建设运营风险的项目不得安排财政资金。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进一步指出了财政部在PPP顶层设计上将要进行的四个转变:第一,从单纯关注项目落地数量,向关注项目规范性转变。第二,从重视增量项目,向更加重视存量项目转变。第三,从关注短期效益,向关注中长期效益转变。第四,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以PPP模式“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发展。
  PPP将在“一带一路”上大展拳脚
  11月1日,承载了多项务实合作事项的《共建亚太地区PPP联络网合作备忘录》在上海签署。这份由中国财政部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共同推动的合作,旨在加强亚太地区PPP和基础设施融资网络,分享PPP和基础设施融资信息与经验,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PPP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同时,其与财政部PPP中心共同完成的“一带一路”PPP案例集发布。未来,该中心还将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PPP项目数据库的建设、发布《“一带一路”PPP模式的对外投资合作报告》、定期举办沙龙,搭建数据信息交流平台以及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发布《通过PPP模式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白皮书等多项具体工作。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最新发布的季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数已达14220个,累计投资额近18万亿元。诚如联合国亚太经社委执行秘书山姆沙德·阿赫塔尔所言,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PPP市场。
  PPP咨询行业将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
  作为推动PPP改革健康发展“关键一环”的PPP咨询,如何走上自身的健康发展之路?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聂敏表示,要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PPP项目,除了要立足更高远,更要严把“三关”。一是进入关,价值观和专业性是重要的选人、用人标准;二是风控关,用制度把风控工作固化在全流程中间;三是成果关,把咨询工作质量与绩效和晋升直接挂钩。此外,更重要的是强化监督,实行项目终身负责制,为全体员工建立廉洁档案,包括廉洁谈话、客户回访等。
  “PPP咨询机构的规模化,有助于服务的标准化以及行业的标准化,同时,规模化发展也更加有助于自律。”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永祥认为,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大公司,可以为中小机构提供一些范本、建立一些标杆,政府也更容易监管。
  在咨询机构会期间,多家咨询机构都提出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勇于担当,坚持不触底线、不碰红线,做真PPP,要树立精品意识,多开发高质量PPP项目,打造业内标杆。
  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表示,PPP咨询服务机构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进一步增强自身在推进PPP改革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牢固的合规意识,秉承正确的市场观念和职业操守,不断提高咨询服务能力,发扬大国工匠精神,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行业精品。
会议明确,针对当前PPP咨询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应从机制、标准、服务、监管等方面加以解决,加快全国PPP咨询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加强和规范行业自律,营造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咨询服务市场环境既是当前形势所需,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树立规矩意识,坚持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会议一致呼吁规范和自律要从自身做起,主动自律,争做行业表率。
 
新闻点评:
    现如今,无论在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实务领域,PPP模式已成为热门话题,按照十九大的整体精神和要求,如何防范PPP模式的风险成为重点。史耀斌提出“严守底线、细化措施、把好关口、用好新科技、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方法分别从PPP模式的适用范围、操作方式、管理模式、信息披露方式和质量监控五方面严控风险,保证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由于PPP模式刚刚起步,PPP咨询机构经验不足,对相关法律、制度都在熟悉当中,缺乏行业自律和政府有效监管,如何规范PPP咨询机构,成为促进PPP模式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严格把握好“进入关”、“风控关”和“成果关”,加快PPP咨询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守职业道德规范,抵制低劣服务,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净化咨询市场环境,不断学习交流和创新,提高从业水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杨雨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