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元级消费基建补短板 PPP将在七大领域发力
来源: 日期:2018/10/04 浏览:560次
2018年9月26日 00:43    来源:证券日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优化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
     《意见》指出,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进一步吸引社会投资,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现代流通、信息网络、服务消费等短板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社会领域产业企业专项债券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等消费细分市场的基建投入将是万亿元级别,而PPP模式也将在上述领域补短板中担当重任。
      昨日,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已成为重要主题,且改革效率在各方面都在提升。整体而言,地方债发行提速、国企改革的深化、信贷政策的调整都明确预示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点,而PPP自然是助力该发展模式的重要工具。稍早前,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规范的PPP项目形成中,长期财政支出事项不属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由此可见,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同时,PPP模式的推行也将迎来一波高潮。
     “消费是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近年来,我国对消费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消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也就产生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提升诉求。”唐川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消费增长是PPP项目的基本属性之一。因为社会资本比政府方更懂得如何市场化、商业化地运作项目,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能够以运营收益维持自身的财务平衡和适度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我国PPP项目还是以政府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从我国PPP项目实际运营效果来看,推动消费增长的方式还没有明确的范本。
      唐川预计,在近期一系列新政的全面要求下,未来我国PPP项目的市场化运营收入占比将继续提升,在市场需求度满足方面也会借由“国民合作”,引入优质服务方等方式来加以优化。从而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具商业化价值,进而带动市场消费增长。
 
新闻点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发布并提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社会领域产业企业专项债券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教育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财政部于近日向各省财政厅门发出了《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指出:“规范的PPP项目形成中长期财政支出事项不属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种种迹象表明管理层已经开始预热再度依靠PPP模式大规模拉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预示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将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点,而PPP将成为助力该发展模式的主要工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罗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