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政府预算管理 规范职务消费行为
来源: 日期:2011/12/08 浏览:764次
2011年12月05日15:22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职务消费,是指在政府公职人员(包括国企领导和军队干部)执行公务、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由国家财政负担的,以实物配给、实报实销或货币化等形式支付的各种消费支出行为。职务消费领域往往是各种腐败行为滋生蔓延的“重灾区”,不仅“三公”消费额过高屡禁不绝,而且通过模糊消费标准和界限等手段中饱私囊,超预算支出、动用预算外或制度外资金支出等行为也时有发生。职务消费公众关注度高,能否良性运行,关系政府形象。职务消费失范现象历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并深恶痛绝的一个焦点。职务消费失范现象之所以大面积存在,直接源于相关制度安排特别是财政预算制度安排的不规范。因此,从制度安排上根除职务消费失范的生存土壤,是构建我国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必然选择。
      一、政府收支格局不规范是造成职务消费失范的重要因素,各种职务消费失范行为与当下政府收支格局的失范有直接关系。除财政部门外,其他政府部门也在或多或少地从事财政活动。不少政府部门都有从企业、居民那里取得收入的途径,都有将直接取得的收入用于支出的现象。大量未纳入统一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为各种职务消费失范行为提供了便利的经济来源。专门设置一个财政部门管理政府收支,其初衷就是割断行政、执法等部门和其服务、管理对象之间在“钱”上的直接联系,不让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偏离既有法律和政策轨道,避免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宗旨的政府行为异化成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的企业行为。如果把财政部门视作架在各个政府部门同其管理或服务对象之间的一堵“钱”上往来的隔离墙,并且认定这堵墙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那么,就应让财政部门将有关政府收支的事项统一管起来,不允许其他政府部门发生任何的以直接向企业、居民收钱为代表的财政活动。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间接”收钱、“集中”管钱的最大好处,就是从根本上铲除“以权谋钱、以权换钱”等腐败行为的生存土壤,使政府部门能够在一个规范的制度环境下、以规范的行为履行职能。
      二、所有职务消费都应纳入严格的财政预算管理,把职务消费支出纳入政府预算管理是规范职务消费行为的基础。因而,在编制政府预算时,要逐步细化职务消费的标准、主要内容和消费主体等内容,正确区分职务消费行为中的公务活动和私人活动的界限:私人活动所产生的消费,不能纳入政府预算,不能动用财政资金来买单;而职务消费中的公务活动,应列入政府预算,并制定好相应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接受人大、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目前,矫正职务消费失范行为的重点,应从资金来源上堵住职务消费与所谓“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之间的通道。加大清理力度,严格限制并规范政府部门的收费行为,把所有政府资金都纳入财政预算,使所有财政支出统一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对各预算单位的支出过程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针对职务消费在整个财政开支中所占比重较大、增速较快的现状,可采取单列职务消费预算项目并公之于众的办法,使之公开透明。公车消费、公款接待、通讯费等支出可逐步落实到个人。对违反财政预算的支出行为,要追究相关个人的责任,明确保证纳税人的每一分钱都用于“公共”目的。对于较大的支出项目,要进行重点审查。
      三、进一步完善部门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说,部门财政预算,实质是针对现实预算管理上存在的预算内外资金分割、部门各自为政、政府财力分散等问题而实行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由于政府资金并未全部纳入预算,缺乏统一管理,致使公共资金使用不透明、不公开、随意性大。从收入方面看,政府部门收费渠道较多,如罚没款、业务回扣等,各种“小金库”或明或暗存在。在支出方面,预算约束刚性不足,缺乏统一的预算,预算外支出规模大,使预算难以发挥规范、制约职务消费的作用。鉴于当前实行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和财政部门统揽政府收支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一个过渡办法,可以在既有部门预算的基础上,以各个政府部门为主体,各负其责、分兵把守,收入全部上交,支出统筹安排,全面杜绝为职务消费失范行为提供经济来源的各种“小金库”。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理顺资金流向。在基本明确资金用途之后,按部门预算要求,确定好资金的流出方向。从哪一类、哪一项、哪一科目支出都要有明确规定,要在部门预算中有所反映,将职务消费标准由财政统包统揽转化为总量控制,包干到人,将消费方式由隐性化转向显性化。二是建立有效的指标控制体系。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即建立支出框架。在年初制定预算时,要确定支出项目的定额标准,不同单位、不同职位的浮动空间等。其次,建立控制体系,即如何落实到位。一方面通过强化《预算法》的法律作用,将财政支出形式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要实现透明化,接受公共监督;另一方面要力求使这部分支出公平化,解决分配不均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来全面优化财政收支结构。除此之外,支出项目应尽量细化,不同的单位也可以在大的支出项目下依照本单位特点建立子目录。
      新闻点评:职务消费是指我国的公职人员在履行国家公共职务发生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业务费,公务费,其他费用,它是行政单位经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行政单有关人员借以腐败的重要温床,更是人民公众深恶痛绝的支出项目。为了有效的规范我国公职人员的职务消费,提高我国行政单位的运行效率,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势必要对职务消费进行相关层面的规范。
      第一,建立完善的职务消费指标体系,严格的控制职务消费的不合理性成分。定时的加强对职务消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之所以存在职务消费过度等不合理现象,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没有一个有效的评价指标,使得监督部门很难判断哪些消费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第二,逐步的细化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科目的分类,并扩大相关科目的核算范围。我国目前职务消费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费支出科目的核算内容不够细化,造成职务消费监管的真空状态。
     第三,要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把职务消费纳入到我国的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年度预算报告中,杜绝预算外资金用于不合理的职务消费。
     此外可以通过改革我国政府预算会计报告体系,深化政府支出表项目,增强政府支出表所披露内容的详细性,可读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傅国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