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3月11日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今日称,收入增长放缓对中国地方政府信用不利,可能促使他们通过特别融资工具扩大借贷规模,从而使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近几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外界担忧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多数地方政府不可直接借贷,他们便通过建立特别融资工具来筹集地方基础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
穆迪说,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2012年预算报告和2013年预算草案均显示收入增长放缓。
穆迪高级信贷主管德布拉・罗安妮(Debra Roane)于每两周出版一次的信用展望报告中称,收入增速放缓对中国地方政府信用不利,因为这会限制这些实体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继续推进之际满足与日俱增的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的能力。
罗安妮说,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提高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借贷规模,而近几年这一融资方式已经导致地方政府债台高筑。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透明的特性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他们担心相关不良贷款的累积可能打击银行业。
银行业监管部门上月重申,银行业在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去年12月,监管层宣布禁止地方政府使用国有资产作为贷款担保,以抑制平台贷款。
今年1月,惠誉国际评级警告称,今年可能下调中国本币债务评级,具体要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进展。
穆迪分析师今日在另一份报告中称,尽管中国在继续实施对信用有利的政策措施,但未来一年预算计划无法解决其面临的长期信用挑战,其中包括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问题。
穆迪亚洲和中东主权地区信用官汤姆・拜尔内(Tom Byrne)和助理副总裁斯蒂芬・迪克(Steffen Dyck)预计,尽管预算赤字小幅上升,但2013年中国中央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峰值34.1%降至28.5%。
他们强调称,鉴于一些可能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最终或许会由中央政府负担,将中国债务水平占GDP的比例维持在30%以下十分重要。
这些分析师们称,2013年预算的增量调整需要广泛的政策支持,以进行收入再分配以及在这个十年中实现经济由投资和出口依赖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
穆迪对中国的评级为Aa3,评级展望为正面。(中新网财经频道)
新闻点评:
地方债作为地方融资的重要方式,是在中央政府的严格审批下,以本地的财力为担保而发行的地区性债券。近年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往年相比较为缓慢,地方债再一度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一种替代方式。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地方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防范地方债带来的财务风险,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的完善地方债的发行程序与标准,在科学评估地方政府财力的基础上,严格审核地方债的发行项目。要动态评估地方政府的合理负债规模和系统风险,正确估计财政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和负债信息的透明度。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债务使用情况的监督与管理。目前我国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通过发行地方债进行不科学的投资与建设,这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政府的财务风险。为了防止资金的不合理使用,监督机构应该定期的核查地方债的使用情况,并将地方政府现有的各类债务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范围。
地方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建设中有着特殊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如时寒冰所说,地方债是一把双刃剑,管理不善也会带来政府破产等财务危机。因而需要通过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促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使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纳入财政监督视野。
新闻点评人: 傅国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