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减缓倒逼政府预算改革
来源: 日期:2013/04/23 浏览:586次
2013-04-17   07:47         来源:新华网
      3月份,全国公共财政收入96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50亿元,增长6.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828亿元,同比下降5.2%;地方财政收入(本级)5780亿元,同比增长15.1%。(财政部网站4月16日)
      今年3月份和一季度公共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甚至负增长,主要是受宏观经济走势不如预期导致的。一季度经济增速7.7%,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经济增速放缓对财政收入中主要项目的税收收入影响最大。一季度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27399亿元,同比增长6%,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当然,实施结构性减税,一般贸易进口增幅低以及去年年初清缴入库2011年末部分收入、基数较高等因素也有影响。
      还应该看到,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本级)同比增长13.7%,其中3月份增长15.1%,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相关地方税收相应增加。由此可见,地方财政收入依然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收,对其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说,财政收入高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了;财政部长楼继伟也表示,我国财政收入将回落到一位数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在经济多年高速增长中维持了较高速增长,一些思维惯性和定势也在这种大增长环境下逐渐养成。比如:习惯使用政府主导的大投资拉动经济模式;花钱大手大脚,不惜大肆建设形象政绩工程;行政开支经费过宽,三公经费暴增等。而财政收入增速降低,财政收入减少,必然与这些习惯发生激烈碰撞。如果没有消减和遏制三公经费等政府性开支的硬措施、硬手段,可能出现三公经费等挤占其他项目开支,比如挤占民生投资项目的情况。这是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后必须防止的,必须出台强有力措施杜绝。
新闻评论:
政府预算包括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收入是支出的基础。在过去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我国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都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公款出国旅游、公款吃喝、建豪华政府办公大楼、年底突击消费等滥用财政支出的事件在今年来屡屡发生。这些事件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不满。科学合理的编制政府预算,使收入与支出趋于平衡,是我国政府预算改革的目标之一。随着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放缓,地方可支配的财力随之减少。若保持原有的财政支出水平,会使政府面临考验,从而应下定决心改革预算制度。一方面应该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削减政府开支,压缩三公经费。另一方面要从思想、意识上使得各级官员树立过苦日子、紧日子的习惯和准备,使其彻底断了豪华享受、奢侈浪费的念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黄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