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积极财政政策再加力 “国家账本”三大热词抢眼
来源: 日期:2016/03/12 浏览:505次
2016年37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的预算报告,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重点突出,含金量、信息量很大。” 山东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代表表示,在财政收入放缓、收支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能够拿出今年这个预算“盘子”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6年的“国家账本”,一大看点是加大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和关键点在哪里?
      热词一:减税
      全面推开营改增等改革举措,预计全年减负5000亿元,力度前所未有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从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阶段,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突出。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措施,对于激活经济增长动力,支持经济结构性调整十分必要。”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委员认为。
      张连起委员介绍,目前政策尚未落地的4个行业,涉及近1000万户纳税人,改革方案既要照顾各行业具体情况,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增值税制公平、简洁。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今年还有许多减税降费的举措。
      比如,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将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停征价格调节基金;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免征范围,由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不超过10万元的缴纳义务人。
      这些减税降费政策效果加在一起,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
      热词二:赤字
      赤字率首次达到3%,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并不高
      根据预算报告,2016年我国财政赤字拟安排2.18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为3%,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一年。扩大赤字规模,会不会引发政府债务风险?
      “赤字率提高,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新信号,也是符合国情、积极稳妥的。”于国安代表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也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尽管赤字率首次达到3%,但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赤字率并不算高。
      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看,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将为债务偿还提供根本保障。
      从债务余额来看,2015年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万亿元,加上中央国债余额10.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39.4%,2016年适度加大了财政赤字规模,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占GDP的比重也并不高。
      从资金用途看,新增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的都是优质资产,也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偿债能力。
      热词三:花钱
      从结构性改革这个角度来考虑,钱就能花得更到位
      “积极财政政策不仅仅是扩大赤字率,最终还是体现在花钱上。如果能从结构性改革这个角度来考虑,钱就能花得更到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
      扩大赤字规模,政府发债的钱将用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预算报告也给出了明确答案:扩大的赤字,主要用于弥补财政减收,以及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和增加必要财政支出。
      财政减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二是国家主动实施减税降费,这也会造成财政收入减少。“这个时候,政府就要自我加压、有更多担当,既要为企业减负松绑,又要确保公共服务支出。”刘尚希表示。
      比如,在支持脱贫攻坚方面,今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加201亿元,增长43.4%;在社保基金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今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仍将提高6.5%左右。统筹考虑各种因素,这一增速更符合实际、更可持续。
      推进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在五大任务中排在第一位。据初步统计,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大约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对此,中央财政设立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对下岗分流人员进行妥善安置,为他们创业和再就业提供必要支持。
      “政府还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该压的压、该保的保,把钱用在刀刃上。”刘尚希说。
 
新闻点评:
      如果说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账”,记录着一家的收与支,那么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国家账本通过合理计划钱从哪来、到哪去,为国计民生“筑基”。“十三五”开局之年,这本新鲜出炉的国家“账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信息,财政赤字率创历史新高、减税降费、营改增按下“快进键”等,这些话题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从2016年预算报告来看,财政支出“重民生、保民生”的特点十分突出,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表示,越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财政政策越是要注重向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倾斜、向民生倾斜,而对于扩大的赤字规模,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控制风险并不是根本之策,关键是适当提高赤字率的同时,要掌握好优化结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叶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