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2017年加大地方债置换 研究推进个税改革
来源: 日期:2017/01/24 浏览:435次
2016年12月29日    来源:金融界
      12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财政部部长肖捷主持会议,并对2017年财政领域重要工作作出部署。
      对于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肖捷指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不过,并未提及要进一步提高赤字率。对于“适度扩大支出规模”,给出的举措是“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全面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
      2016年我国赤字率从2.3%提高到3%,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赤字率,业内有不同的分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17年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未必要求提高赤字率,现在公共财政支出规模非常大,已经超过17万亿,存量支出中优化支出结构,还有很大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将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还要稳住就业,经济增速应该保持在6.5%-6.6%,这样要求财政赤字率大致在3%-3.5%。
      至于2017年税改工作,财政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在财税体制改革章节内容中,还提到了“研究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个税改革方向既定,朝着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方向推进,但税收征管层面仍面临不少难题,尤其是基础信息方面不健全。“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无疑将有助于个税改革的推进,而财产信息的纳入,也将有助于房地产税的推进。
      有业内财税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属于基础信息系统,不仅对个税、房地产税改革有帮助,也有利于公共政策更好落地,比如具体财政激励政策如何更好落实到个人,需要相应信息辅助实现等,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不过,当前各部门信息不共享、信息孤岛的问题很普遍。财政部提出“研究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还有赖于各部门间的配合。
      2017年经济调控领域中,重要的房地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利用财税、立法等工具,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不过,财政工作会议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中,并未提到房地产税立法工作。
      2016年地方债发行已经超过6万亿。其中,包括超过4.8万亿的存量债置换,还有1.18万亿的新增地方债。
      财政工作会议指出,妥善处理存量政府债务,加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力度。这意味着2017年置换债规模,将在今年将近5万亿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要加快养老体制改革。财政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制度覆盖面;并且还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详细内容如下:
      2017年财政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扩大减税效应。研究实施新的减税措施。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再取消、调整和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公开中央和各地收费目录清单。落实好其他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全面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
      二是贯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推动解决供需结构性失衡。支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继续支持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支持中央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健全普惠金融政策的正向激励机制,推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大幅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并进一步加大统筹使用力度,全面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支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资产收益扶贫等工作。全面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举措。着力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启动实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众创空间等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城市示范。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创新产品、绿色产品和中小企业等支持力度。支持制造业改造升级,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快发展。
      三是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加快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扎实推进预算公开。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强项目库特别是储备项目建设,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减少项目审批数量。认真做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试点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逐步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预算资金。推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总体方案。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体系。研究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方案。研究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继续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水资源税试点范围。贯彻税收法定原则,配合做好烟叶税等税收立法工作。起草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研究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加强预算、债务、政府采购、PPP、资产、会计等领域的立法及研究,进一步深化 财政“放管服”改革。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制度覆盖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四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更加注重优化结构、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着力改变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合理安排扶贫、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支出。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继续开展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支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合理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落实和完善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城乡低保标准。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精准度。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适时启动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深入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支持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推进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和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推动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大对资源能源型困难地区的阶段性财力补助力度。加大县级财力统筹力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力度。
      五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完成年度预算任务。在促进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的同时,坚决防止和纠正收取“过头税”以及采取“空转”方式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按照预算法要求,提高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比例,及时批复中央部门预算和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督促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加快中央本级代编预算下达进度,规范转移支付预算下达方式,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规范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要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建立国债发行与库款管理统筹机制,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保持库款合理规模。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合理拨付和调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对地区和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取消一般公共预算中一些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规定,对相关领域支出统筹安排。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力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将存量资金使用与年度预算安排统筹考虑。
      六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妥善处理存量政府债务,加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力度。加强对地方落实债务管理制度情况的监督。加大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和问责力度。深入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地方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
      七是深化国际财经合作,服务好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局。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财金成果。做好2017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财金渠道工作。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财金渠道筹备工作。继续推动中美经济关系平稳发展,推动中欧财金合作,务实推进东盟与中日韩、亚太经合组织、亚欧等区域财金合作。进一步推动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项目实施,以及全球税收论坛下自动情报交换等工作。
 
新闻点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积极’主要体现在适度扩大支出规模和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有效’则体现在预算安排保障重点、关键领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保障的支出。因此,2017年的经济工作重心在于,着眼“积极有效”,减税增支并重。会议指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2017年要妥善处理存量政府债务,加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力度;加强对地方落实债务管理制度情况的监督等。这意味着,2017年置换债规模将在2016年近5万亿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加大地方债置换能减少地方债务利息负担,缓解地方债务压力。但是,2015年债务清理甄别之后,地方又出现新的债务表现形式,如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投资基金等进行变相融资,投融资平台替政府融资的功能也还在继续,类似这样的隐性债务,如果不加强地方债管理,不排除会出现局部债务风险的可能。会议明确,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扩大减税效应,落实好其他已出台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实施新的减税措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是完善增值税制度的关键一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项目,也我国持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王琳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