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改革
来源: 日期:2011/04/26 浏览:3203次
                                                                     本报讯 记者罗晶晶报道 
     近日召开“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讨会”,与会者达成共识: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可能会面临哪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政府会计研究应该朝什么方向进一步发展?日前在武汉召开的“政府会计改革重大理论问题研讨会暨中国会计学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工作会议”上,来自政府、行业学会、高校等诸多政府会计改革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就此问题展开热议。
     自去年财政部先后下发新《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09〕61号)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财会便〔2009〕62号)后,预示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找到了医院和高校这两个事业单位作为突破口。但是,从政府会计研究来说,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光忠表示,不仅要单一关注某个行业的政府会计改革,而且相关研究要向更广更深的层次发展。
     而在两份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前,海南省已经率先启动权责发生制改革试点,会上,海南试点的推动者、海南省国库支付局副局长贺敬平介绍了海南“双主体、双基础、双轨并行”的试点经验。即,预算会计主体和财务会计主体分开,同一组数据通过信息化平台同时分别按照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基础做账,分别形成两个报表。贺敬平说,截至目前,运行状况良好,而且运行成本比预想的要低。
     由于西方国家在采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法给行政事业单位做账方面走在中国前面,本次会议特地请来美国的陈立齐教授(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就中美政府会计研究进行了对比。其实,美国也存在两套采用两种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产生的报表,即:总统预算报告和各州的联邦政府财务报告,陈立齐通过介绍一个案例来强调要对比分析预算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之间的差异。
     会上,与会者达成共识,即在中外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务工作者都应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改革道路。据悉,今年7月初将在福建召开第二次中国会计学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研讨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