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稳步推进
来源: 日期:2012/07/24 浏览:882次
2012年07月06日 来源:中国会计报
6月26日,记者在广西南宁举行的政府会计改革国际研讨会上获悉,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财政部将从做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研究制定政府会计改革的整体方案和相关制度、加强重点问题研究等三个方面扎实做好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政府财务报告信息需求度提高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会计改革,已经将这项工作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要求。
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标志和核心内容是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难以满足各方面对政府财政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求。因此,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对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意义重大。可喜的是,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已经在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报告内容、资产负债范围、编报程序等重要问题上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财政部选择23个省份参与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这将为下一步制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加研讨会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穗红表示,随着地方融资机制改革的推进,规范、透明的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方式即政府财务报告变得更加重要。比如,资产负债表提供资产与负债的对比关系,有助于分析政府未来财政平衡关系和偿债能力。为准确判断我国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还需要有相关的表外信息。
在构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方面,陈穗红建议,要在各地试编的基础上,完善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内容设计和编制方法,并尽快加以推广。
另外,要加快政府会计改革步伐,着手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我国各级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比如内容、程序、编制、审计和披露等。最后,还要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对政府财务报告的要求。
新闻评论:
政府会计改革,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于世纪之交进入了中国学者的视野,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热议的话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然而进程比较缓慢。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构成了政府会计改革中面临的基础性问题。
随着我国政治透明度以及公众参政意识的不断提高,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高质量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这对作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主要载体的政府财务报告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财务报告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财务资源的配置情况提供了直接信息来源,也为公众监督政府的财政行为提供了信息平台。财政部选择23个省份参与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规范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包括清晰界定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范围、报告内容、资产负债范围、编报程序等。政府会计改革应积极调动会计系统在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优势功能,充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郑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