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综合财报落地需跨越三重门
来源: 日期:2014/03/01 浏览:513次
2014年02月21日16:37 来源:中国总会师网
http://news.hexun.com/2014-02-21/162379918.html
      近日,今年的地方“两会”已全部落下帷幕。纵览各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不难看出,如何通过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并防范风险已逐渐列入各地的议事日程。
  “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于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提高财政透明度和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穗红说。
  制度、技术与人才的“三重门”
  这一历史性跨越的难度不言而喻。改革,就需要跨越摆在眼前的“三重门”。
  制度建设是“第一重门”。陈穗红告诉记者,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涉及到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才能协调、规范各方行为,保证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准确、及时和透明。
  “三中全会的决定为此项改革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但具体制度体系的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陈穗红认为,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预算法、会计法、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等,都需要修改和完善。
  技术难点是“第二重门”。这包括政府财务报表体系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的设计。
  “集中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政府财务报表体系是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陈穗红告诉记者,一些国家早已建立了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在政府财务报表体系方面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
  然而,我国政府和公共部门有许多不同于国外的特点。例如拥有庞大的国有企业部门和公立事业单位。
  因此,如何设计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特别是财务报表的内容、编制和汇总方法,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和准确性,还有许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人才匮乏是“第三重门”。陈穗红坦言,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对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的业务不熟悉,需要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更新和培训。
  “除了公共部门的会计人员以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后还需要相关的审计监督。这对审计界来说,也是一项新的工作,需要有能够胜任政府财务报表审计的专业队伍。”陈穗红说。
  改革方案重在整体设计
  可喜的是,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从2010年开始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工作。
  “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陈穗红说。
  但是,由于政府会计改革没有同步进行,缺少相关的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支持,使得在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权责发生制财务报表所需数据的获得和规范存在困难。
  “今后应加快政府会计改革的步伐,使之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同步进行。”陈穗红告诉记者。
  被问及如何完善改革方案时,陈穗红认为,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一个涉及面和牵动面都很广的改革,为了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个总体的改革方案。首先,应根据我国公共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对政府财务信息的需求,研究和明确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目标。
  依据目标的要求来设计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内容框架,政府财务报表体系是其中的重点。
  其次,对现有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造,扩展和完善政府财务会计功能,在政府财务会计中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建立政府财务会计准则体系和改革实务所必需的具体会计制度和操作指南,为政府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条件。
  再其次,建立规范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与披露制度。
  最后,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进行新制度综合试点,通过试点完善改革方案,制定实施推广方案,并制定相应的人员培训和电子信息计划系统改造的具体方案。
  制度设计遵循五大原则
  为了保障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陈穗红建议,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规范设计应考虑五大原则。
  适应中国国情的原则。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规范设计应当借鉴国际经验,但必须充分考虑中国政府和公共部门资金运行和财务活动的特点。
  与财政管理改革协调进行的原则。例如,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内容要适应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需要。对于财政管理改革中一些滞后的内容,要通过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立来促进其改革。如权责发生制的采用程度与范围,应促进政府资产和债务管理的改革。
  财务报告信息内容的有用性原则。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信息不仅要满足政府部门进行财政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各界对政府财务状况信息的需求。
  透明公开、公众参与的原则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设计过程与结果应当公开透明,除了政府财政部门主导以外,还应吸取有关各界的代表参加及社会公众的意见,以更全面地反映社会各界对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需求。
  易于实施操作的原则。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设计应考虑到现阶段政府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及成本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