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2日 罗晶晶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5年,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攻坚克难,但一切都在按计划从容推进。
根据2014年年底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我国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同时明确了实施步骤。回望2015年,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如期推进,基本完成计划内容。
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2015年11月初,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无疑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基本准则》作为政府会计的“概念框架”,统驭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并为政府会计实务问题提供处理原则,为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提供基础标准。
《基本准则》首次建立了相对统一完整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理论框架;提出新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按功能区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大核算体系的新模式,明确了两者之间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基本原则;明确地阐述了政府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目标;强化了政府财务会计的相关理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创新内容。
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组成。其中,具体准则主要规定政府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具体规定经济业务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2015年11月中旬,财政部发布了包括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4项政府会计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其主要内容依据《基本准则》而制定,对政府财务会计有关存货、投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4个要素的定义、确认条件和计量标准做出了具体的规范。
去年年底,财政部会计司和干部教育中心联合举办了《基本准则》培训班,对学习贯彻《基本准则》进行动员部署,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系列新制度为改革铺路
2015年下半年,财政部对旧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并结合实际制定新制度,填补了相关方面的空白。
去年10月底,财政部修订发布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原制度内容和已发布的15个有关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的补充规定进行系统梳理整合。新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服务,因此,其明确了今后总预算会计核算目标既要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也要全面反映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 同年10月底,财政部修订发布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下称《制度》),对原《制度》内容和已发布的15个有关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的补充规定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删除与现行政策规定不符的内容,增加有关资产负债的核算内容,系统设置59个一级会计科目和7张会计报表。新《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新《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服务,因此,其明确了今后总会计核算目标既要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也要全面反映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
随后,财政部又发布了《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明确了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相关处理规定。
同年12月初,财政部发布《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基本搭建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的制度框架。
编制办法和编制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的实质性进展,填补了我国以往在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方面的空白,同时明确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这一概念,实现了按照政府履职责任主体编制财务报告,以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按照会计基础数据编制。
协调机制形成
政府会计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建立一个协调机制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显得十分重要。
2015年12月底,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应运而生,其主要职责包括:协调推动解决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政府会计改革中跨部门的重要事项,推进政府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至此,指导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建设和实施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协调机制形成。
我国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由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张少春担任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昆和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戴柏华分别任副主席。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全国人大预工委、审计署以及财政部内有关司局等,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政部会计司。
委员会成立当日即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将未来一段时间的政府会计改革任务归纳为:“一套标准”,即建立一套统一、科学、规范的会计标准体系;“两份报告”,即编制政府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三项制度”,即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政府财务报告公开制度、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利用制度;“四项措施”,即要修订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决算报告制度、优化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在此次会议上,全体委员审议通过了《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工作大纲》。
跨界交流持续进行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正在不断探索推进,需要实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协同创新。
2015年5月中旬,第四届“公共管理、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跨学科研究国际论坛”暨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50余名各界代表围绕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功能、制度环境、改革路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制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并达成诸多共识。
在《基本准则》等相关准则、制度发布之后,理论界和实务界等多位业内人士以报纸、杂志、网络等为载体,从多个角度撰文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016年仍将是政府会计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在今年仍将十分繁重,需要各界积极参与、协同推进,为我国全新政府会计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