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发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下称“《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主要规定政府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说明等,以便于会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
其中,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方式被认为是本次政府会计改革的亮点之一,也是实现政府会计改革目标的创新手段,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操作思路更加简单、清晰
为了满足单位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的需要,《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要求单位进行“平行记账”,即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平行记账是新制度比较鲜明的技术要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财务与会计系副教授刘福东说,“平行记账”这个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共资金运行轨迹中,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中不同管理导向和技术的需要。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构建中解决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种确认基础的矛盾,找到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操作模式。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共分为总说明、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等6个部分,其中第四部分为主要业务账务处理说明。该部分是对“会计科目使用说明”部分的补充,主要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方式,按照会计科目顺序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业务账务处理进行了说明。
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财务会计下“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发生增减变动时,在预算会计下应同时进行会计处理。例如,单位通过授权支付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时,在财务会计下,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同时,在预算会计下,借记相关支出类科目,贷记“资金结存”相关明细科目。固定资产后续计量仅需要进行财务会计处理,如计提折旧时,借记相关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平行记账”是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核算模式的典型特征,相对于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双分录”核算模式,更能全面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除固定资产外,行政单位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9个科目采用“双分录”核算。
“双分录”的核算本质就是为了真实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又不影响预算执行情况的表达。
但是,刘福东认为,从技术效果上看,双分录还能细化净资产的构成,不过,对于基层财务人员而言理解和操作有难度。“而平行记账针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项目,覆盖业务范围广泛,思路更为简单和清晰。”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副处长武雷补充说,与目前一些现行会计制度采用的“双分录”形式不同,“平行记账”方式能够使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两个体系更加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两套体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分别反映业务的内容和经济实质,有助于政府会计主体根据会计信息使用需求,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分析和使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用程度。
应基于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
“平行记账”不仅仅是优于“双分录”,它还有其自身的技术意义。
刘福东认为,“平行记账”实际上正式确立了政府财务会计的功能地位,明确了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确认基础的法律和技术地位。
此轮政府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化政府财务会计功能,不仅满足于预算管理的需要,而且应满足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家底”、政府的运行成本情况以及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信息需求。“平行记账”恰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平行记账”关注到了公共资金运动中不同管理目标的技术需求,采取分别处理的方式,使得改革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武雷告诉记者,从已经开展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下称“《基本准则》”)培训效果来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能够理解《基本准则》精神,基本掌握了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的区别和联系。因此,她认为将来落实“平行记账”时,财务人员从接受度来看不会有太大挑战。
另外,刘福东认为,“平行记账”实现了对同一个基础数据源,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不同功能模块的数据再加工,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数据集成、技术集成的会计改革系统观。这是它的另一个技术意义。
对于本次政府会计改革“平行记账”方法在未来的实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它应该基于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持,财务人员工作量会大大增加,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政府会计主体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超表示,信息化是政府会计改革当中的必需配套,而且必须跟着整个政府会计改革往前走。这是因为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会计记账和数据分析、应用的效率。
为此,武雷建议,各政府会计主体有必要尽快开展业务培训,根据未来发布的政府会计制度和若干具体准则及时建立本单位会计科目体系,明确处理经济业务的两种核算方法,并将其嵌入至信息系统,从而同时生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信息。
新闻点评:
根据政府会计的目标,政府会计主体应提供财政资金收支信息以及财务活动和结果方面的信息。《征求意见稿》采用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模式,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更加完整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使得政府会计信息既能反映预算资金的连续运动及积累结果,又能反映政府会计主体整体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为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开展政府信用评级等提供信息支撑。
这种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保持了两个系统各自的运行规律,有利于实现各自的会计目标。政府财务会计能提供和反映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及运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全面建立财务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政府预算会计针对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当年的预算收支及结果,以满足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的管理要求。这一模式,使公共资金管理中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相互联结、融合,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对于规范政府会计核算,夯实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和财务管理基础,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罗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