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债务是一把刀
来源: 日期:2011/10/04 浏览:867次
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债务宛如一把刀,寒光逼人。
欧债的规模即使累加起来,也抵不上美国一个国家的负债,为什么欧债问题演变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除了欧元国缺少统一的财政等天然缺陷之外,与其债务结构也不无关系。通俗地说,美国欠的是全世界的债,欧元国欠的主要是本“组织”内的债,风险难以向外转嫁。
日本将来如果出现债务危机,也与此相关——日本的债务已达GDP的两倍多,但九成以上是欠本国国民的。
事实上,凡是债务总额巨大,且缺少转嫁能力的国家,都容易发生债务危机,而且,危机一旦发生,很难找到解决的办法。因为,欠债的过程(尤其政府负债)本身就是权力干预经济的过程,当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所拥有和所能调动的资源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债务危机发生之后,它也就无计可施。
因此,笔者非常担忧中国的负债问题,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欧债危机的确应该唤醒我们的忧患意识。
中国的债务问题看起来并不轻松,而且,中国更缺少向外转嫁风险的能力和途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9月21日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警告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面临大幅减计,加上其他形式的信贷激增,导致中国的毛债务总额已达到“异常高的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国内贷款余额总量占GDP的比重已高达137%。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又增加了另一层风险。
其实,除了人们能够看到的债务,在中国,还有很多隐性债务被忽略。比如,社会保障缺位的负债、环境污染负债等等。仅以教育欠债为例,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是,从2000年到2009年,从来没有达到过4%,仅这一项的欠债就达到了1.6万亿元。
美国之所以负债巨大,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在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巨大。事实上,次贷危机后,美国超发的货币,绝大部分流到了社会保障领域。也就是说,美国的巨额债务,实际上是借全世界的钱,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
相比之下,中国在社保体系没有完善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负债就已经达到“异常高的水平”,的确应该对此有清醒认识。因为,一旦发生危机,社会保障不健全的缺陷,将使我们的抗风险能力变得极其脆弱。
减少政府负债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改变权力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不需要背负沉重债务。
新闻点评:近年来,政府负债问题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均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近期欧洲债务危机也再起风波,直接或者间接造成全球股市低迷,经济形式持续走低之外,也给世界各国政府敲响警钟。国内学者也对我国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并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我国政府负债整体规模增长较快,但是相当于GDP的总量尚在可控制的范围,不会导致我国出现政府债务危机。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政府负债急剧膨胀,并且存在各种或有负债和隐性负债,政府负债占GDP的比重已经很高,我国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我认为,学者们的见解都有一定理由,未达成一致意见的部分原因是各自对政府负债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异,还有部分原因是对抗风险能力因素的认识不一致造成。目前,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政府负债问题,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债务危机。首先,我们必须清晰的界定政府负债的内涵、政府负债的外延、政府负债的分类等基本理论问题,是进一步深入分析政府债务风险的基础。其次,研究的目的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设计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另外,政府负债信息披露也是监管政府行为和防范政府负债规模膨胀的重要方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