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敏:应允许地方通过市场发债
来源: 日期:2012/10/22 浏览:766次
2012年09月17日20:51来源: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城市中国网共同主办的城市会客厅9月12日下午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友成副总裁汤敏表示,你要发债毕竟还要社会、还要市场,毕竟还有一些市场监管,目前这种由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是最坏的一个安排。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我想问一下汤老师,刚才吴女士说了,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民间的力量,哪怕是金融领域的民间的力量。今天我们中国现在的金融领域能够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力量吗?如果还不足够的话,需要推进哪些方面的变革?
      汤敏:两个层次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说,用民间资金参与,通过地方政府发债等等这些,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技术,只要借过来都可以用。
  为什么中央迟迟不敢放开这个领域,因为我们有一个最核心的部分没有解决,就是你怎么控制地方政府拿到钱不瞎花的问题。现在是地方政府没有钱吗?其实不是,我们看到各个地方,到城市,你去看都是非常超前的大广场、大路,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都是非常豪华的,而且是在不断的攀比的这种,按照说,我们现在地方政府50%是靠卖地,也就是过去的五六年七八年的事情,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五六年七八年之前我们地方政府有一半的钱是没有的,那时候他也活过来了,这么短的几年里面,它的财政收入增加了一倍,也把它花光了,还嫌不够。如果不在需求方面,把这个钱拿去干什么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我们仅仅让它去融资这就非常的危险。我们看到了现在欧洲国家的问题,欧洲国家相对来说已经有议会等各方面的控制,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控制,我们就会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如果发债可以,但是发债干什么一定要进清楚。比如说我们现在要解决农民工的问题,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这是过去60年积累下来的,可以找我们的子孙后代借点钱来把这20年渡过未来慢慢还回来,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这个债拿去又建非常豪华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又去做这种政绩,这样就会给我们子孙后代背上非常沉重的包袱。
  政府债的机制就是这届政府借、这届政府花,这届政府出政绩,是未来好多届政府去还钱的问题,这个机制不解决,让地方政府随便去融资,风险非常大。
  从某种意义上让地方政府去找银行融资风险更大。地方政府只要摆平一个行长就行了,我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进行。你要发债毕竟还要社会、还要市场,毕竟还有一些市场监管,目前这种由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是最坏的一个安排。
  如果让我们地方政府通过市场发债是一个似好的安排,真正更好的安排要把发债以后干什么,把这个严格的处理机制建立起来。我们不能简单地去学国际经验,因为简单地学国际经验,有可能反而就变得走样,或者变成未来一个大包袱。
 
新闻点评: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在实际中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支出的需要,为了解决这种尖锐的矛盾,地方政府把发行债券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自欧洲爆发国家债务危机以来,国家为了防范政府债务危机,我国进一步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今年新修订的《预算法》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只有在获得中央政府的允许后才可以发行债券。为了缓解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  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以及时的反映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与使用情况。由于政府会计体系的固有缺陷,目前我国政府会计对地方债务的确认不够完整,尤其是对地方隐形债务的记录还不够充分,使得中央政府无法获得地方政府充分的财务信息。
      第二、  加强对地政府方融资的监督,严格的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数量与途径,以防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爆发。由于自身的财政收入很难满足开支的需要,地方政府在融资方面加大了债务融资的数量,近年来数量激增的城投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的结果。
      为了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严格的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可以在中央政府严格监督的情况下,允许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债务融资。同时政府会计,作为记录,反映,传递政府财务信息的工具,应该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满足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点评人:傅国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 © 2019 版权所有 鄂ICP备09005423号-7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箱:govacc@163.com